体检发现胆囊息肉
怎么办?
肚子不舒服,息肉在作怪!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都会选择定期体检。很多人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大多的人平时没什么感觉,也有人感觉肚子不舒服,胃口也没以前好,大的息肉可达1cm以上,小的一般在0.2-0.4cm。
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常常把胆囊息肉这种“小病”给忽略了。等把“小病”一步步拖成“大病”,才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名称,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可为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
胆囊息肉的分类
根据病理类型,胆囊息肉可分为两大类:
⑴肿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可合并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多见于老年人,其直径大小多为0.2—2厘米。在临床上,腺瘤性息肉可发生出血、坏死性改变,有的甚至还会演变为腺癌。事实上,广义的胆囊息肉包括胆囊恶性肿瘤。此外,其他相对少见的肿瘤性息肉还有血管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
⑵非肿瘤性息肉:①胆固醇息肉:最常见,为假性息肉。此类息肉是胆汁中胆固醇的结晶集结在一起所形成的桑葚状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②炎性息肉:此类息肉是在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③增生性息肉:它是胆囊壁的一种增生性改变。多见于中年妇女,其直径大小多为0.2—0.5厘米,约60%的患者同时伴有胆囊结石。
④其他少见类型如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黏膜或胰腺组织等。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体检发现的胆囊息肉多为无症状者,一般每6个月复查一次B超即可,无需服用药物。但有以下情况者需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厘米的单个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
惠康外科提醒您:享受健康,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权威医院中科白癜风医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