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据最近的统计,在我国所有癌症中,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尤其“抢眼”,发病率由十年前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升速为每年4.2%,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两倍,成为名符其实的“癌老二”。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究竟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肠癌呢?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的人群
这里主要指直系亲属中有患大肠癌者,特别是连续两代以上都有的,以及患病年龄在50岁以下者,其后代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风险概率比普通人群高接近20倍。因此,建议该类人群应当特别注意进行定期的防癌检查,比如,定期的结肠镜检查、与肠癌相关的肿瘤指标检测等。
患过恶性肿瘤者,特别是已患过肠癌的人群
患过肠癌的人群,再患的风险比普通人高10倍左右。这里特别提醒一部分曾经患宫颈癌、使用放射性局部治疗的女性,患直肠癌的机会就增加了,建议这类人群除了在肿瘤手术后的5年内正规随访外,5年过后并不是“大事完结”了,更要注意定期的检查和随访。
患结肠息肉者
特别是大肠腺瘤性息肉,其本身就是癌前病变,有接近80%的大肠癌是经过腺瘤性息肉转变来的。因此,有肠息肉的患者一是要及时切除息肉,二是一定要定期做肠镜检查。
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
我国大肠癌高发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特别是江浙沪三地是最高发区。
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由于大肠长期受慢性炎症的刺激而恶变成癌。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这个疾病,不仅要积极治疗争取尽快治愈,而且对于长期经久不愈者或反复复发的病例,可能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这个“定时炸弹”。
胆囊切除后的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长期便秘者
这一部分人群虽然不如前面人群得肠癌的风险大,但根据资料研究显示,他们得肠癌的机会比普通人群要大。
瑶医专家提醒,预防肠癌风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入。
2、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等。
3、增加饮食中纤维素摄入:食物中的纤维主要是更好地维持肠蠕动,保持大便的通畅,减少细菌滋生。
4、食用优质蛋白质,以清淡为主。
5、每天红肉摄入量最好不超过65克,每周不超过克。过量摄入易使风险增加10%~20%。
6、最好采用煮、蒸、烹的方式来制作,而不要选择烧烤、腌制、熏制等方式。
7、不要长期、单纯、偏好、嗜选吃猪牛羊肉。要多选择鱼虾类白肉与蔬菜饮食来调节与调整。
8、适量选用目前被认为有潜在抗癌作用的食物,如香菇、洋葱、大蒜、猕猴桃、芦笋等。
9、注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油菜、柿子椒、番茄、苦瓜、橙子、柑橘、西瓜、草莓等,用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10、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瘦肉、海产品等,补充维生素E。
11、注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12、在保持主食量不变的前提下,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
看了上面的防癌介绍,不禁想起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里有一个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瑶族人不患癌,多数长寿老人最后是无疾而终。这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瑶族食疗防癌养生:“五低三高”,营养丰富
瑶医专家介绍,瑶族人餐桌上多以玉米、豆类、白薯等为主食,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丰富的矿物质,是食用的营养佳品。而且,新鲜的蔬菜也是瑶族人每餐必不可少的食物,四季不同蔬菜构成了他们餐桌上的多样化,保证了身体的营养均衡。因此,瑶族人从来不患癌,多数长寿老人最后都是无疾而终。
据了解,瑶族善医善药,历来有“药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民族传统习惯,特别是世界长寿之乡——巴马人的饮食习惯有“五低”和“三高”的特点,即低脂肪、低热量、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矿物质,因此巴马百岁老人很少有心脏病、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瑶医将“五低三高”食疗贯穿“减法”治疗全程,为患者防治疾病,增强体质。
广西覃氏瑶医第十三代传人、中国瑶医肿瘤防治首席专家覃迅云教授充分总结巴马人的长寿、养生经验,将“五低三高”食疗贯穿防治肿瘤的全程,利用瑶医药物、蟒针、熏鼻等多种特色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坚持“恶病不补、治求专方”,从病因、病机上解决疾病的根本问题,不手术,无创伤,为患者康复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直肠癌术后复发瑶医治疗康复六年——直肠癌瑶医抗癌明星田力的自述
我叫田力,家住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我53岁那年,被确诊为直肠癌后,我的心情一下跌落到了极点。首先害怕死亡,因为我还有很多的责任没有完成,再害怕手术,因为我不想每天挂着个粪袋子生活。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瑶医获得了康复!
瑶医抗癌明星田力(中间)与覃迅云教授(右三)、李玉兰教授(左三)
及覃氏瑶医第十四代传人合影
我的患病经过:
年6月份,因为大量的便血,并且胃肠不好,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直肠癌。便血的毛病一直就有,我以为只是内痔的问题,没想到一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了。当时医生的建议是手术治疗,因为有一个3cm的肿瘤离肛门很近手术不能保肛。当时我的心里压力极大,最终我仍然选择了保肛治疗,手术切除了直肠远端的肿瘤。
田力(左二)与瑶医抗癌明在阳朔大榕树合影
年7月1日,手术后医生为我制定了放、化疗的治疗方案,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将我整个人完全击垮了,体重一下子掉了30多斤。接下来的放疗,我当时感觉还是很有效的,复查时肿瘤确实在缩小,但结束放、化疗治疗疗程后仅仅一个半月,我靠近肛门的肿瘤就再次“爆发”了。
正当我无奈的准备再次接受放疗治疗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在电视上看到了覃迅云教授关于直肠癌方面的讲座,于是我马上上网搜索,这才得知瑶医治疗肿瘤的效果非常好,已经帮助很多的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再一查发现离我最近的大庆就有一家医院。于是我没有耽搁直接来医院。
来到医院后,我见到了覃迅云教授,给我第一印象就是神奇,因为仅仅通过目诊,覃教授就把我的疾病诊断清楚了。覃教授对我说:“瑶医用的是‘减法治疗’,针对不同的肿瘤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时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这才收到患者康复后不再复发的效果。”
之后,覃教授为我制定了瑶医特色治疗方案,让我拿药回家进行治疗,并且叮嘱我不能再进行放、化疗等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的有毒副作用的治疗。按照覃教授的方案我开始了瑶医的特色治疗,一个月后便血的症状止住了,这时候我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因为每次上厕所发现有血后都是对我精神的一次重大打击。
服完一个月的瑶药后,我再次来到了医院,这一次我并没有见到覃迅云教授,而是覃迅毅主任为我调整的治疗方案。就这样我一直坚持瑶医治疗了6个月,去医院复查时发现我直肠处的肿瘤消失了,这一检查结果连为我检查的医生都不敢相信,接连做了两次肠镜后,肿瘤真的消失了。这样的治疗效果是我做梦也不敢想象的。
康复后我仍然坚持每年春秋两个月的巩固治疗,每次的检查结果都完全正常。康复后我经常爬山,参加一些防治肿瘤的公益宣传活动,每天都过得特别的充实,又回到了当初那个乐观开朗的我。如今我过的幸福生活,全都是覃迅云教授和覃迅毅主任的高超医术所赐。
瑶医治疗康复后我更注重养生了,在饮食方面也格外注意,不仅戒断了酒,连肉现在都不吃了。我现在的心态也特别的好,遇到难事我绕着走,不较真、不生气,开心生活每一天。
武汉德坤瑶医门诊部
武汉德坤瑶医门诊部属于医院旗下分院,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西路六号附16号。全院建筑面积平方米,由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覃迅云教授创办,第十四代传人刘守民为院长。覃氏瑶医至今已传承14代,余年,瑶医多以盈亏平衡理来指导临床实践。
在诊断方法上采用望、闻、问、切外,还有目诊,目诊又被称为瑶族的“B超”,能诊断出多种疾病。
除了采用蟒针、放血、推蛋、熏鼻、庞桶浴等一些纯天然的绿色治疗外,还应用瑶医特有的中草药独家配方结合现代医学组成“八位一体”的诊疗体系,针对病因、病机上系统解决肿瘤的根本问题,从而治疗肿瘤、红斑狼疮、风湿免疫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