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常见容易遗传的癌症

癌症本质是基因病

说到癌症遗传,有个例子非常值得一提

年5月,美国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我的医疗选择》提到:“我自身携带一个‘错误’的基因——brca1,这让我有87%的几率患乳腺癌,50%的可能患卵巢癌。完成切除乳腺后,我的乳腺癌患病风险从87%降至5%,我的孩子们不必再担心因为乳腺癌而失去自己的妈妈了。”

朱莉称,她的母亲与乳腺癌搏斗十余年后,于56岁时去世。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从母亲那里遗传了同样的突变基因,毅然选择预防性地双乳切除,这在当时非常轰动。与此同时,她的故事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癌症会遗传,越来越多人关心,亲人患癌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有很大风险。

(滑动阅读全文)

“从癌症家族性聚集的现象到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都证明癌症存在遗传倾向。”癌症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原本在正常细胞中发挥重要生理作用的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作用等,被异常激活,转变为致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单位,确实可能导致某些癌症的遗传。不过,遗传过程本身非常复杂,不同癌症的遗传几率及遗传基础有很大差别。

通俗讲,癌症遗传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易感性”。

安吉丽娜·朱莉

以朱莉为例,她携有brca1基因就会使她比普通人更易患乳腺癌、卵巢癌,或者她患癌的时间可能较一般人更早。

癌症遗传有别于普通遗传病,与“爸爸得什么病,儿子就得什么病”不同。

癌症的遗传可能出现多人患不同癌症的现象,一个基因的致病突变可能导致多种癌症,例如brca1基因发生突变后,可能导致乳腺癌,还可能导致卵巢癌等。

癌症遗传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家族成员并不一定最终都会患癌,因为大多数癌症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癌症遗传除了“易感性”,还取决于心理因素、饮食因素及生活习惯等综合作用。也就是说,朱莉如果不切除乳腺,她最终也不一定患癌。

8种常见癌症容易遗传

目前,人类对癌症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了解,很多癌症的病因还不明确,已被证明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癌症有30余种。以下8种比较常见:

1.乳腺癌

上世纪90年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被发现,但仅有5%~10%的乳腺癌与基因遗传有关。

一般情况下,家族中母亲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儿或姐妹患乳腺癌的几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

2.卵巢癌

约20%~25%上皮性卵巢癌与遗传因素相关。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导致家族中女性成员的卵巢癌风险增加。

3.结直肠癌

家族性结肠息肉易发展成结直肠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导致的结直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

4.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占10%。

大量资料表明,家族肿瘤史,尤其是直系亲属的胃癌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胃癌患者亲属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险性高2~3倍。

5.肺癌

日本一项调查显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为58.3%。

6.子宫内膜癌

据统计,在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5%是由遗传性因素导致的,这些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小10~20岁。

7.胰腺癌

5%~10%的胰腺癌患者家族成员也有该病的病史。若多于一位直系亲属(即父母、亲兄弟姐妹、子女等)罹患该病,其患病几率会大幅增加,且常在50岁之前发病。

8.前列腺癌

如果一个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临床上,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黑色素瘤、遗传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神经肌肉瘤等也较为常见。另外,家族内集中发生白血病、脑瘤、骨瘤等,也明显预示着遗传性癌症已发生。

一份癌症预防指南

“随着肿瘤防治工作不断进步,我们可做到结合癌症家族病史提早防范,尽可能避免癌症。”罗荣城说,提高防癌意识是关键,人们需注意减少接触致癌因素,改变不良行为。

◎理性认识癌症遗传性

在所有癌症中,存在明显遗传倾向的仅占5%~10%。

如果家族中有一人患癌,不必谈癌色变;如果直系亲属中2~3人患同一种癌症,可高度怀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倾向,但必须通过基因检测予以排查。

例如,由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有可能是家族中乙肝病毒传染导致的家族性聚集现象,并不一定是遗传因素导致,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后代患癌风险就可能大幅降低。

◎注重早期筛查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从发病到晚期一般需要5~20年,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做好早期肿瘤筛查,早预防、早干预,就能延缓或预防癌症。

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向医生咨询家族癌症遗传的相关特征,定期进行筛查,最好每年1~2次。

此外,随着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基因检测也可帮助分析导致家族遗传的致癌基因,加强对癌症的预测和防控。

例如,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等都已发现较为明确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预防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癌症,可以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拒绝“癌宝宝”的出生。

◎减少致癌因素

癌症风险取决于致癌基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的综合作用,权威医学杂志《自然》上的一项研究显示,70%~90%的癌症源于后两者。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减少对化学致癌物的接触,降低易感基因发生癌变的风险,常见的化学致癌物有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菌,石油和熏烤类食物中可能含有的多环芳烃,腌肉和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等。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也有助防癌。注意膳食均衡、规律运动,保持合理体重,改掉作息不规律、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营养素治疗癌症在机理上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疗效:

第一,营养素治愈慢性炎。癌症就是在慢性炎的基础上发生的,可以说慢性炎或其它慢性损伤是癌发生的动力基础,而营养素将慢性炎治愈,将慢性损伤消除,无异于釜底抽薪,使癌的发生发展失去了一个极重要的“根”。癌在身体里被孤立起来。

第二,营养素通过护肝和给免疫系统以及其它系统提供原料,会大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大大加深机体免疫能力的底蕴。免疫系统是人体防癌抗癌的主力,免疫系统活跃起来,癌的“生存环境”会迸一步“恶”化,转移即被消灭,向周围扩展被限制,免疫系统会杀死大量的肿瘤细胞甚至是整个肿瘤。

第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不同,就像监狱里的犯人,有罪很轻的,也有罪大恶极的,肿瘤细胞的情况也是这样。一些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低,跟正常细胞差不多,这些癌细胞有向正常细胞转化的能力,这需要基因水平的修复,但苦于没有营养素支持,缺乏诱使它们转化的营养素,就不能向正常细胞转化,一旦给足营养素,这些癌细胞就会转变成正常的身体细胞,可以理解成癌细胞的阵营里有一部分力量起义了。而剩下的那些癌细胞都是罪大恶极的,这些癌细胞即使有充足的营养素也不能转化成正常的细胞了,但这些癌细胞遇到充足的营养素后,也会懊悔至极,选择自杀身亡,这就是医学上的一个现象,专业名词叫凋亡。营养素可以诱导癌细胞启动自杀机制,这是科学实验证明的。可见营养素抗肿瘤是多层次立体式的,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可能实现的。

但现在的问题不是用营养素能不能治疗癌的问题了,因为已经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营养素治疗癌有效,也有一些治愈的例子,问题是现在还没搞清楚用多大的量可以有把握地把一种或几种癌可以治愈,这与营养医学的特点有关,不同的癌症病人营养缺乏的情况不同,营养素的用量也应该不同,这个问题极具研究价值,也一定要研究清楚。

很多人,甚至很多医生有一个担心,他们担心,给了营养素后,癌会不会长得更快。其实癌的掠食性很强,您不给营养素,癌长得也很快,而全身其它器官,包括免疫系统由于营养缺乏而全部受损,处于被动状态,当给足营养素后,机体各器官,尤其是免疫系统的潜能会充分激发出来。通过上述的各层面的作用,营养素极可能会帮助身体杀灭癌。所以,营养医学给了我们一个得癌后最后一搏的勇气和希望。

想了解营养干预调理方法的朋友可以咨询,







































白癜风资深专家
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