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术室里玩套圈,患者赢了

这群医生厉害了

第期

回复:“中美”,送你一个特别推送

每到年节,逛庙会是人们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而每个庙会上,套圈则是大人小孩都欢迎的有高参与率的游戏。医院的消化内镜中心,医生竟然也玩起了这个游戏,但是结果……

58岁的张大叔,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3-4次/日,不成形。曾于当地就诊,给予中药汤药治疗,无好转。几天前因为肚医院就诊,没想到却在结肠里发现了一块长达近6公分巨大息肉。电子肠镜检查提示:结肠肿物(5.5X3.0cm);病例示:管状腺瘤,是一种癌前病变。

据张大叔介绍,他一直以来都有消化不良的毛病,经常肚子胀,这一个月来愈发严重,连如厕十分痛苦,常常大便带血,还以为自己得了痔疮。近日,医院就诊。该院医生发现张大叔肠道的结肠部位有一块巨大息肉,建议其去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对待张大叔这类病变,按照传统方法,需从肚子开刀,找到肿物所在肠管,切除包含肿物的肠管,再将剩余的肠管端吻合,创伤也较大。即便是腹腔镜手术,气腹下手术对于张大叔来说,也将面临较大的外科手术风险。

医院消化科可以内镜下进行肠息肉切除,不用开刀,医院,找到了消化科主任吴勇主任。

吴勇主任与外科医生联合会诊之后,决定张大叔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这个方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因消化道腔狭小、壁薄,容易穿孔,在镜下进行手术,操作较为困难,这场手术是对病人及医生耐心和体力的考验。镜下巨大结肠息肉切除需要用先在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将息肉完全抬起,然后用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再进行切除。用圈套器这个环节就像庙会上的套圈游戏一样,不过这个镜下套圈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需要医生极大的耐心,因为肠子不会像套圈游戏中的奖品那样一动不动,而是会不断的蠕动并且息肉的形状呈不规则‘爪’状,可能这一秒你刚套上,下一秒就掉出来了,没那么简单。

但是,在吴勇主任和消化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不到1小时,就完整地将这颗肿物切除了。这场套圈游戏的最终赢家还是患者张大叔!

肠道息肉就是肠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与长期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有关。肠镜是早期发现结肠息肉的有效办法。我国结肠肿瘤筛查目标人群为45-74岁人群。

建议有以下情况的人群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1.便潜血阳性或不明原因贫血

2.一级亲属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史

3.本人有结肠息肉、癌症病史

4.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腹痛、体重下降

5.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炎性肠病、血吸虫病、盆腔放疗史

6.长期精神压抑。

吴勇主任建议,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胃镜,查查食管和胃部情况。由于肠癌的发病年龄往往偏大,正常人群50岁以上可以做一次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3-5年做一次肠镜。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部分结肠息肉的切除已不需要开刀。近几十年,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得最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适应症有:

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

2、直径小于2cm无蒂息肉和腺瘤;

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可以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明显优势。美国Bernrd曾报道剖腹手术后,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内镜下切除息肉,恢复正常生活平均仅需2-3天,且费用也仅是开刀的1/3。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均适用,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

文/小美图/琳

中美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小美

赞赏

长按







































吡美莫司乳膏价格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