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肿瘤性息肉怎么办一个字切

结直肠息肉是什么?

1、肠息肉就是在肠黏膜局部增生形成出来的赘生物,分别在结直肠的各个部位,多发性息肉、有单发性息肉和息肉病之分。肠息肉一般都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肠镜检出率可达百分之十至三十之间。

2、息肉生长比较缓慢,但是长到了一定的时间和程度就会变为结肠恶性肿瘤,尤其是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是结肠恶性肿瘤的主要前期病变,所以,一旦被检出来患有息肉医生一定告知你在最好的时期在进行肠镜下切除息肉的手术。

3、肠镜是最重要的息肉检出手段,但是也比较容易漏诊,漏检的机率达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间,采用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无痛肠镜、肠镜检查时仔细退镜需要认真观察大于六至八分钟才能够减少漏检率,一次肠镜检查没有息肉并不代表就没有息肉,需要定期复查才行。

4、肠息肉多大并无症状,有的表现为便血,出血量可大可小,要是便出血了一定要及时做肠镜检查明确病因;

大多数息肉的原因是因为便秘、腹泻等症状就诊查肠镜检查时附带出的而被发现。

结肠息肉的几个种类

1.炎症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另外一个叫法是假性息肉,时由于肠粘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慢性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大多在1厘米以下,多为多发性。

2.腺瘤:

结肠腺瘤是结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绒毛状腺瘤、即管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此类病状绝对会发生恶变!

3.淋巴性息肉:

淋巴性息肉又称为良性淋巴瘤,多见于二十~四十岁的成人,也有可能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男性比较少女性比较多见,病灶多位于直肠,特别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一。

淋巴息肉基本上不发生癌变。

4.幼年性息肉:

这种息肉约有九成发生于十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十有八九生长于距肛门25cm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cm,绝大多数有蒂,约四分之一为多发性。

此类息肉基本上不发生恶变。

5.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又把他叫做为化生性息肉。息肉多分布于远侧结肠,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

增生性息肉基本上不发生恶变。

肿瘤性息肉是什么?

对肠道息肉,还有另外一种给他分类的方法,就是根据组织学将息肉分为非肿瘤性和息肉肿瘤性,腺瘤就属于肿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而增生性息肉、错构瘤属于非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包括:

这种息肉自己不会慢慢消失,药物也不太可能将其消除,如果没有在处理及时,可能会越长越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也会很高。

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锯齿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

或者根据形态分为:无蒂腺瘤、广基腺瘤有蒂腺瘤等。

为什么要把肿瘤性息肉切除?

腺瘤有癌变可能,其癌变率主要和腺瘤的类型、大小、数目以及合并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有关。

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3%,

而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70%,

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

锯齿状腺瘤是最近几年年来慢慢被人群所了解的一种独特的大肠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正式将直结肠肿瘤列入单独疾病类型。

锯齿状腺瘤形态介于增生性息肉与传统腺瘤之间,以锯齿状结构为特点,其癌变潜能比传统腺瘤更大。虽然其仍然属于良性肿瘤,如果发现,还是尽早手术切除。

腺瘤性息肉引发了95%的肠癌源

腺瘤发生癌变是一个慢性的长期过程,最少五年左右,平均时间在十至十五年,这也符合良性腺瘤生长很慢的因素。

在这么长的时间中,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并切除它,所以肠镜检查是一定要做的。

腺瘤数量的多少与癌变之间的关系:

2到5位患者者为51.7%~76.9%,

6到48位患者80%会癌变,

单个腺瘤患者为29.7%。

国内报道癌变腺瘤中源于多发性腺瘤者占71.4%,有的观点认为95%以上的大肠癌源于肿瘤性息肉。

  

临床上所见到腺瘤大多为2厘米以内大小者,在考虑其处理时不需过多强调癌变问题。对有原位癌变的腺瘤,局部切除定期随诊即可,不必扩大手术。患有腺瘤的病人,切除后仍定期随访,注意新腺瘤发生。

过了四十岁后强烈建议做肠镜,能够及时切除很关键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今年前几个月我们就诊断出多例3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所以建议普通人群的肠镜筛查应提前到35-40岁。

结肠镜摘除息肉就可以阻断癌变风险,息肉摘除后要做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及复查时间。

如果整个大肠里成千上万全是息肉,即为结肠息肉病,这个情况下大肠要全切除,小肠折叠做一个储袋和肛门口做个吻合,大便也能控制得很好,所以部分肠子切除不会影响消化功能。

大肠的长度为1.5米,每段肠子发生癌变的几率不是一样的,最下端的直肠最容易癌变,十分之六的大肠癌是直肠癌。

所以我们在检查过程要掌握镜下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区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提高自己的诊断成功率,做到真正的“慧眼识肿瘤”,对于肿瘤性的息肉我不会放过,就是要把它切除!

以下图片为上周我们诊断的部分腺瘤性息肉,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了我们的诊断腺瘤合并了上皮的轻到中度的异型增生。

下面的这几张图是肠道腺瘤↓

这是已经发生癌变了的腺瘤↓

这是已经切除一年后的大肠早癌疤痕↓

以下高危的人群必须要去做肠镜筛查!

1.50岁以上的人群;

2.长期便血和有痔疮的人群,不能够只当作是痔疮的治疗,直肠癌患者八成首次就诊就被误诊为痔疮;

3.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不排除遗传的可能;

4.腹泻持续时间已经超过3个月的人群;

5.长期出现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的人群;

6.有慢性阑尾炎或胆囊切除术后以及已切除阑尾仍有右下腹疼痛的人群;

7.贫血、男性贫血,近3个月体重已发生很明显下降的人群。

8.发现腹部有肿块的人群。

医院温馨提醒:胃肠健康很重要,好的胃肠与你的美丽息息相关,所以要注意一旦有胃肠不适症状,医院接受系统的检查治疗。如有胃肠方面的问题,欢迎拨打咨询热线-,或者通过搜索







































白癜风的治疗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