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传输试验
通过口服的方法向胃肠道中投入标志物,然后通过拍摄X光片定时观察和计算标志物在结肠中运行、分布的情况,借以观察结肠的传输情况,称为结肠传输试验。
常规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48-72小时内应注意:
①不得行钡剂或碘剂胃肠道造影,也不得服用其他重金属药物;
②不使用任何影响消化功能及
胃肠道动力的药物、泻剂、润肠剂,不清洁肠道,直至检查结束;
③检查期间要求受试者保持正常的起居和生活规律,膳食合理,情绪稳定;
④外地患者应缓行结肠传输试验,避免因“水土不服”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方法
①Hinton法:检查当日早8:00一次性吞服含有20粒不透X线的标志物胶囊1颗,于吞服标志物后第24h、48h、72h拍摄腹部平片。一般要求卧位拍摄。
②3粒胶囊法运输试验:适用于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重度结肠慢传输需行结肠切除术者:准备3枚胶囊,分别含有环形、柱形、条形不透X线标志物20粒,首日早晨8:00服M1,24h拍摄腹部平片后服M2,48h拍摄腹部平片后服M3,此后拍摄72h、96h和h的腹部平片。
诊断标准
我国目前的诊断标准依各时相标志物剩余数确定。
①正常:72h≤4粒;
②结肠慢传输:96h≥4粒,且运输指数≤0.4;
再分3度:轻度:96h≥4粒;
中度:h≥4粒或96h≥15粒;
重度:h≥4粒或h≥15粒;
③慢传输倾向:72h≥5粒至96h≤3粒;
④出口梗阻:72小时≥10粒,且连续2天运输指数>0.6,最后1天≥0.75;
⑤混合型:慢传输与出口梗阻同时出现,运输指数=0.5。
对于3粒胶囊法结肠传输试验:①3种标志物运输结果基本一致者说明受试期间结肠功能稳定,结果可信;②2种标志物运行一致,另1种标志物运输差异在临近1个等级之内,以近似的2种标志物为准;③2种标志物运行一致,另1种标志物运输差异达2个等级或3种标志物结果各相差1个等级说明结肠功能不稳定,结果不可靠。
运输指数(TI)
72hTI=SRM/(RCM+LCM+SRM)
RCM:右半结肠区标志物数;
LCM:左半结肠区标志物数;
SRM:乙状结肠直肠区标志物数;
TI=0~1;
TI越小提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可能性越大;
TI越大提示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可能性越大。
辛学知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院院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访问学者,TST专家组委员,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微创治疗内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常见疾病;在肛肠科的疑难病症上也具我省的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便秘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溃疡性结直肠炎,克隆氏病、肠易激综合症、肠道息肉、肿瘤等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体会。
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5号诊室)
其余时间可至病房(医院2楼肛肠1科)就诊
济南市经十路号医院(医院)
辛学知李雅琦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