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大于治
李阿姨,63岁,因健康体检发现结肠多发息肉,病理提示管状腺瘤伴腺上皮轻度异性增生。
舒大爷,71岁,因大便变细、次数增多入院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息肉,鹌鹑蛋大小,病理提示管状腺瘤伴腺上皮轻度异性增生。
近日,内四科(肿瘤、消化专业)团队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成功治疗这两位结肠腺瘤患者,手术顺利,创伤小,术中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腹痛、腹胀、便血等表现,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
内四科副主任杨波为患者作EMR治疗,张哲、代宇老师作指导
早发现早治疗消除后患
结肠息肉指的是我们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病变,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多发生在中年以后,发生率为25%~80%。
结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从小息肉-大息肉-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但这一过程需要5-15年,这个发展过程已经给我们提早干预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完整的切除的手术,是一种结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注射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属于择期诊断性或根治性手术。
消化专业医师解读
杨波
硕士研究生
主医院
内四科副主任
其实大部分结肠息肉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小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述症状:
1.便血:当息肉较大发生破溃时可能会出现便血,通常是出现间断性的小量出血,血附于大便表面;严重时,出血量可明显增大。
2.腹痛:罕见,但息肉较大引起肠套叠等并发症时可出现腹痛症状。
3.排便习惯改变:如果肠息肉位于结肠远端,并且体积较大的话,很容易引起便秘;有些病人也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状况。
4.肠道外症状:如果出现一些典型的肠道外症状,提示患者可能有息肉病。
张哲
硕士研究生
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医院
内四科副主任
为什么会长息肉?
1.遗传因素:一般认为,结肠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密切关系。
2.炎症刺激:炎症长期刺激肠黏膜,肠黏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瘢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至腺体阻塞,粘液潴留而发病。
3.粪便因素: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4.生活习惯、饮食因素: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饮食及吸烟,饮酒均是结肠息肉形成的高危因素。
代宇
本科学历
内江市
医院
消化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结肠息肉怎样预防?
1.戒掉烟酒瘾
2.多食膳食纤维,多食全谷物食品
3.运动增加肠蠕动
4.少宵夜刺激
5.重视结肠镜检查
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隔两三年,做一次结肠镜。
结肠息肉如何治疗?
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钳除术、氩离子凝固法、圈套冷切除、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分次EMR(pEMR)及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等。
我院可以轻松治疗
—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
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儿童白癜风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