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病名过去一直比较混乱且多,如结肠功能紊乱、黏液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综合征、激惹性肠综合征、肠应激综合征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倾向于肠道易激综合征这一命名。本征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便秘范畴。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据Thomson报道,中产阶级比工人发病多,其中精神紧张、孤独、心情不畅的家庭主妇偏多。(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和治疗的新指南(英国胃肠病学会))
一、病因: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与精神因素、肠道动力学改变、饮食因素、肠道感染因素等有关。
1.精神心理因素如严重的焦虑、抑郁、紧张、激动和恐惧等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调解,引起结肠运动与分泌功能障碍。国内章正绪报道这一因素占45%.国外高达80%。不少患者常因个人生活事件,或灾难时,症状加剧而就医。
2.饮食因素如过食生冷、辛辣、香燥食品。油腻对结肠运动功能影响较大,高蛋白可致腹泻,纤维过多食物可引起肠功能紊乱;低乳糖酶者摄入多乳糖,可出现IBS某些症状。
3.感染因素本征不是感染性疾病。但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感染性肠道炎症,能改变结肠的反应性,特别是患痢疾后,本征发病率可增高。
4.肠道茵群失调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需氧菌以肠杆菌占优势。如改变饮食种类,过量食用某种食品,长期口服抗生素后肠道菌群比例失调,革兰阴性菌减少,患者粪便需氧菌明显增多。
5.遗传因素许多人从童年或从青春期开始就有本征,并在同一家族或家族中多人患本征,可能与遗传有关。
6.其他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类癌、糖尿病、肝胆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常服泻药、灌肠、妇女月经期等因素常诱发本征。
闫鑫,医院中医科副主任。
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理事、山东医师协会中医师分会常委,济南市中医药预防保健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等。、年度济南市中医药系统先进工作者。师承山东省中医药五级指导老师、医院名老中医梁红主任,主攻皮肤病,糖尿病及其眼、脑、肾、周围神经等组织并发症,对心脑血管及消化内科杂病有临床研究。
说说湿疹那点事
名老中医—梁红工作室中医美容系列之女性常见皮肤病的中医美容三法
感冒药治不好的感冒怎么办?
感冒怎么选择中成药
中医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