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吃保健品这个误区你必须知道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医院消化内科健康讲堂第五十八讲

还在吃保健品?这个误区你必须知道!

68岁的郑老爷子长年便秘,4年前在外院行肠镜提示:全结肠、直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诊断功能性便秘。建议改善生活习惯,多喝水,多运动,必要时口服药物(通便)缓解。2年前患者“熟人”推荐说xx保健品,说这个产品能排宿便、专治各种便秘,反正好得不得了。一来二去郑老爷子经不得诱惑,也买了二盒试试,起初效果还真的明显,大便很顺畅。老郑对这个“熟人”各种感谢,一下子买了一年的。可几个月后效果就越来越差了,于是他开始加大剂量,但却越来越严重。“熟人”后来又推荐了几种类似通便类产品,什么香丹清、麻仁丸等等。。。

没想到的事,老爷子便秘却越来越重,原来2-3天还能有些便意,排出一些,可现在停药时7--8天才能有些排便,便意也越来越弱。肚子胀得明显,不同时服用几种通便药,根本无法排便。

家里人看老爷子这样吃药也不是个事,几经劝阻,于是,来到我们我院内镜中心,预约了肠镜。结果,镜下发现郑老爷子的全结肠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一家人惊讶不已,怎么会这样?

肠镜可见,其结肠已大范围发黑,黑色素呈条纹状、斑片状沉着在结肠黏膜上,纵横交织呈网格状,仿佛“豹纹”,被确诊为结肠黑变病(重度)。

那么,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就是黑色素沉淀的原因导致的非炎症性的肠道疾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

左为黑变病,右为正常肠粘膜

结肠黑变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部分患者有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偶见水肿性结肠狭窄。较多伴发结肠癌、腺瘤和息肉。这也是需要重视的地方!

此前的文献和教科书都认为是一种可逆的良性病变,只要及时停用泻药,经有效调理,便秘症状改善,黏膜上沉着的色素会逐渐被消化、分解,多数停服泻药一年后,加上中药调理、饮食调理,黑变病都会改善甚至消失。

但是如不及时处理,任其长期恶化,可能导致肠道增生息肉、腺瘤、结肠溃疡甚至癌变。

哪些原因会导致黑变病?

大多数医生认为与蒽醌类泻药有关。有报告服用泻药者出现结肠黑变病的最短时间国外为4个月,国内为1个月,小于4个月者为23.0%。另一组材料显示,间断服药小于1年的患者,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9.52%;间断服药超过1年者为11.25%,连续服药小于1年,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77.78%;连续服药超过1年者,发病率高达81.06%。

简单说蒽醌类药物就是泻药,药店里很常见,比如芦荟、大黄、番泻叶、决明子、虎杖等药材中都有;常见的中成药如麻仁丸,香丹青,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绝大多数宣称无毒无害,养颜排毒的保健品,其实就是很便宜的泻药,统统以蒽醌类为主要成分。

这些成分会刺激肠道黏膜内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色素,沉着在肠道黏膜内,引起黏膜黑变。因此,泻药、减肥药、通便茶、排毒胶囊等,切忌滥服、久服。其实宣称有排毒养颜、通便功效的保健品,其实就是泻药,几乎都含有蒽醌类。

可以说这些动辄销售额上千亿的坑爹的保健品、直销品是罪魁祸首。

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团队

高春燕

主任医师

工会主席

消化内科副主任

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保健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消化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交大二附院进修;临床工作23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国家级课题1项,获得省级专利1项。

专业擅长: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功能性胃肠病及其他食管、胃、肠、肝、胰腺等多发病、疑难疾病的诊治;胃、单人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腺瘤、早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平滑肌瘤等肿物切除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空肠营养管内镜下放置术、EMR术、ESD术、胃柿石碎石术、内镜下止血术、尼龙绳联合EMR巨大良性肿瘤切除术、Barrett食管氩气刀治疗术等内镜诊疗技术。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5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