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指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
直肠癌高发人群
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中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直肠癌危害
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通常来说,越是早期发现的直肠癌,复发率就会越低。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有复发的可能,直肠癌也是如此,那么直肠癌术后该如何预防复发呢?
1、定期随访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绝对的办法可以预防直肠癌术后的复发或转移,大肠癌头两年的复发率最高,因此病人需要每3~6个月就复查一次,这样的频率起码要坚持两年。两年过后,可以改成半年一次,然后再坚持三年。这样一共五年下来,如果都没有复发,我们就可以认为大肠癌已经达到了临床治愈了。
2、还需注意生活饮食
首先是尽量少吃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使具有促癌作用的胆汁酸,尤其是次级胆汁酸在肠腔中浓度增高,如同时摄入大量蛋白质,会在肠道细菌作用下降解产生致癌性的氨基酸降解产物,可见肉和食用油的大量摄入可使大肠癌危险性增加。
其次,补充微量元素硒。硒具有双向调节的机能,一方面具有扶正培本抗癌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很强的解毒化瘀、软坚散结,杀灭癌细胞的作用。在患者术后和放化疗后,积极配合补充硒元素进行治疗,大大减少了肿瘤的复发转移率和死亡率。
日常生活中,癌症患者可以食用的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很多,如蒿稀绿、大蒜、芦笋、蘑菇、芝麻等,其中,蒿稀绿的有机硒比较容易吸收,同时,蒿稀绿自身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会促进硒元素的吸收,它们协同作用,不仅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还能有效的防癌抗癌。需要注意的是,蒿稀绿的有机硒成分在水温85℃的情况下析出率是最高的,也最易于人体细胞营养吸收,所以冲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把握。
患者应该戒烟,不要熬夜。
3、加强术后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肠息肉久拖不治六年后变成肠癌!
肠子长了息肉却不当一回事,没想到发展为肠癌,这让渴望美好晚年生活的洪阿婆痛悔不已。
洪阿婆今年74岁,六年前查出直肠息肉,虽然当时医生建议切除,但她感觉息肉对生活也没啥大影响,就没有治疗,也从不复查。最近因为大便带血,洪阿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为直肠腺癌。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洪阿婆后悔不已。庆幸的是癌变恶化程度不高,可以采取手术根治。
8月16日,外一科团队为其进行了直肠癌根治术,在左下腹另置人工肛门,但这对今后的生活质量还是会有一定影响。
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陈高瀚介绍,部分肠息肉若干年后有可能发展为肠癌,特别是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人。因此查出肠息肉后,医生会建议最好切除,并且术后更要密切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