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结肠息肉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首选医院 http://m.39.net/pf/a_4784100.html

老年人结肠息肉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息肉患者的特点在于发病率高、合并结肠憩室多、需要干预的息肉多、结肠弯曲度大。张荣春教授指出,老年患者肠镜操作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是否具备肠镜检查适应证、预期获益、操作风险、肠道准备风险、麻醉风险、身体条件(是否能够适应泻药)、替代方法、知情同意等等。图5:老年息肉处理流程图表1:老年患者肠道准备清肠剂选择■如何预防出血?张荣春教授表示,老年患者息肉切除面临的常见问题在于,大多数老年患者处于抗栓治疗的状态。那么,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应在实行肠镜检查前,仔细评估患者出血及血栓风险,或者将息肉切除延期至抗栓疗程。其次,老年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存在更高的出血风险,应在实行肠镜检查前,明确告知患者出血风险,宣教出血症状,而内镜医师应熟练掌握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张荣春教授强调,还需谨慎对待冷切除,冷切除对于使用抗栓药物的患者来说并非那么灵验。■75岁以上的老年息肉患者,是否需要内镜干预?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接受结肠镜检查的获益有所降低。一项研究,纳入名70-79岁结肠癌平均风险商保人群,既往没有进行结肠镜筛查或诊断为结肠癌,研究终点为8年内结肠癌风险和30天不良事件。结果显示,70-74岁结肠癌风险,筛查组2.19%vs非筛查组2.62%,75-79岁结肠癌风险,筛查组2.84%vs非筛查组2.97%,30天不良事件:70-74岁5.6/人,75-79岁10.3/人。可见,70-74岁筛查获益有限,75-79岁获益甚少。其次,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操作风险也逐步升高,有研究表明,≥75岁门诊结肠镜检查人群有着较高的30天操作后并发症。张荣春教授指出,老年人的结肠息肉干预仍具有降低结肠癌发生率、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利于危险分层,制定监测方案等获益;但同时也存在出血、穿孔、电凝损伤综合征等风险。那么,应该如何决策老年息肉处理的获益及风险?张荣春教授给出4点建议:

<75岁,条件许可建议行内镜下治疗;

75-85岁,根据患者息肉性质、健康状况、个人意愿决定;

预计寿命不足10年、共病情况治疗风险高者,不建议过分干预;

根据息肉特点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镜下处理方法。

最后,张荣春教授总结道,老年人的结肠息肉干预仍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老年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内镜监测及干预的复杂性,临床工作中应结合年龄、共病及风险情况,合理评估及决策。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6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