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机黎先生体检发现肠内有一个息肉。黎先生刚开始有点不以为意,专家提醒,发现肠息肉不可掉以轻心,大约85%的肠癌都是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成的。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李丙生指出,肠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由于息肉发作部位是不固定的,而在结肠内所发生的息肉也就被称之为结肠息肉。结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及上皮异型增生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较高,部分炎症性息肉也会癌变。“息肉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窥镜或X线钡餐等检查偶然被发现。大约85%的肠癌都是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成的,剩下15%的肠癌则是由遗传或炎症等其他因素所致。”李炳生说。李丙生表示,广东处于结肠癌高发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但只要在做肠镜发现息肉时切除,绝大多数癌症都可以预防,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成人体检选择肠镜检查,每隔5~10年复查。“饮食结构也有很大关系。”李丙生说,要预防肠息肉腺瘤发生,就要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一般认为宜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适当吃些燕麦、小麦麸皮及麦麸,“这类食品能有效预防腺瘤癌变,同时这类食品还能增加粪便的量、减少致癌物质浓度、减少粪便在肠内滞留时间,能净化肠道环境以预防肠息肉发生”。李丙生说,目前研究还表明补充钙、叶酸、植酸和蛋白酶抑制素也有利于预防肠息肉,其中叶酸可保护肠粘膜抵抗癌变,每天吃适量的菠菜等绿叶蔬菜就可吸收足够叶酸。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含蛋白酶抑制素和植酸,可经常食用。李丙生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年硕士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年博士毕业于医院。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第4届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5届委员。已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多次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进修班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内镜操作技能,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要研究者),惠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发表国内外论文2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数篇,参编医学专著2部。专业方向:各种疑难急重消化内科疾病诊治,尤其,HP相关上消化道疾病、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超声内镜检查等方面颇有造诣。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