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结肠癌均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但结

究竟什么是结肠息肉?结肠息肉,其实就是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结肠息肉往往随时间推移逐渐长大。研究发现,很多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但个体差异较大。

那么结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结肠息肉基本无明显症状,但若出现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大便形状异常等症状,医院诊治。便血是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但有不少人把大便出血误认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其实痔疮与结肠息肉引发的出血有着本质的区别。痔疮引发的出血常表现为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与大便混杂,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多为息肉表面破溃所致。

此外,大便习惯的改变,如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尤其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出现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需要提醒的是,大便形状异常时应引起重视。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较大,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有血迹。患者若出现以上三种症状,千万不可大意,医院就诊。

58岁的贾先生,因肠道出现不适,医院消化内科做检查,医生经基础检查后建议其做肠镜进一步检查,并于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息肉,消化内科医生为其进行了内镜下息肉摘除,并取样活检,进行早癌筛查,检查结果为良性。

但息肉不一定能一切了之,首都医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建议,术后1~2年一定要定期做肠镜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即使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也要定期进行肠镜、肛门指检、大便潜血等检查,以确保出现病变能够及时发现。

由于结肠息肉、大肠肿瘤是一种具有家族易感性的疾病,遗传倾向明显,因此,一旦确诊为这种病,病人的直系亲属都需要长期随访,3~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另外在饮食上也需要注意一下!建议肠息肉患者饮食宜清淡,少吃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易消化和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与蔬菜。一般以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切记不要酗酒抽烟,坚持适当运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dcrzz/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