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可以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
它的前期症状没有特异性
极易被人们忽视
接下来通过真实临床案例及其肠镜报告
来感受下
小小的肠道息肉是怎么
一步步发展为可以夺去人类生命的癌症的
案例一:46岁的刘先生,体检发现数个肠息肉,其中一个大的约有6mm大小,由于也没有什么症状,刘先生慢慢就忘掉了。
前几天,他偶然看到一篇科普文章,提到肠息肉可能会癌变,于是才想起来要复查,立刻预约了肠镜,结果就发现了一个高度怀疑癌变的肠息肉,刘先生不敢相信,毕竟自己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下图),后病理证实为: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
案例二:王女士,46岁,因腹痛就诊,肠镜检查先是看到息肉,随后在乙状结肠发现结肠癌,肠腔狭窄,肠镜勉强通过。在口侧的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见到多枚大小不等息肉。在结肠肝曲又发现一处结肠癌。肠腔狭窄,肠镜已无法通过,于两处癌变部位取活检后退镜。
实际上
像这样的情况的肠癌
基本上都是息肉长期转化而来
也许一年前还是一个很乖的息肉
如果当初早点做一次肠镜
也就没有癌变的机会了
很多人会问:“什么是息肉?得了肠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息肉非“肉”,而是一类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肠癌约90%是肠息肉演化而来,它从腺瘤性息肉演变为癌变,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因而,在息肉阶段发现并切除,是预防肠癌的有效途径,而发现肠息肉最好的检查,就是肠镜检查。
警惕以下身体的危险信号
·大便次数增多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对肠道有刺激作用,可能造成肠道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
·排便困难息肉太大堵塞肠腔,也可能出现排便困难,甚至引起肠梗阻。
·便血人出现便血首先会认为是痔疮引起的。事实上,肠道长了大息肉,而息肉的血供不好时,表面可能出现糜烂,患者在排便时也可能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
这几类人要重点注意
1、男性:一方面与男性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更大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2、年龄:40岁以上建议完善一次胃肠镜检查;
3、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肠癌,结肠息肉的发生率也更高;
4、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进行过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这一类病人肠道内环境较差,也更容易存在结肠息肉;
5、有报警症状的患者,如上文提到的大便次数增多、便血、排便困难等。
远离结肠息肉做到以下是关键
1、肠镜检查:结肠癌很多是由息肉恶变而来,肠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最直接同时也是较为精准的方式。有报道称,结肠镜的普查并摘除息肉可使结肠癌的病死率下降90%以上。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尽早切除,就能够避免恶化,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也比较小。
经结肠镜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成为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临床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中,肠镜下电切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根据息肉的具体生长形状及大小,由医生选择不同术式的内镜下切除是相对安全及微创的。对于腺瘤性息肉术后应该定期进行随访,建议术后3、6个月各行肠镜检查1次,以后每年1次,连续3年,如果未发现异常,可改为每2~3年复查1次。
2、饮食:比较肥胖、患有高脂血症的人群则需要注意减重,并且在饮食方面要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含粗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肠道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调整肠道内环境,可以适当喝一些酸奶帮助维护肠道健康。
小息肉大学问,您记住了吗!内镜中心:文
内镜中心曹丹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