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以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
结肠镜检查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大肠癌临床诊断金标准,镜下常可见肿块型、溃疡型及浸润型。95%的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肠道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一般需要15-20年时间。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肠息肉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用肠镜实施切除之后,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
内镜下肿瘤切除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性质等不同选择适应切除术式,如冷切除、电凝电切除、尼龙绳结扎、黏膜切除术(EMR)、黏膜剥离术(ESD)等。
系列报道(三)
患者沈xx,女,55岁,主因腹胀1月行肠镜检查。其父曾患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患者行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一大小约2.0cm浅表隆起型肿物,病检提示管状腺瘤。于内镜诊疗中心行ESD手术。术后病检提示管状腺瘤,腺体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灶性区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水平切缘、垂直切缘均未见残留。
《柳叶刀》曾发表研究称,一次肠癌筛查可以使发生肠癌的风险降低超过三分之一,并且可以挽救无数的生命。通过一次肠镜检查早期诊断或治疗结直肠癌,进而预防肿瘤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肠癌的防治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如有以下情况者,请您尽早行肠镜检查:
(1)有便血症状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2)大便有黏液、脓血。
(3)大便性状改变或排便习惯改变。
(4)长期腹痛、腹胀、腹泻。
(5)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贫血。
(6)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
(7)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
(8)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
(9)怀疑结肠肿瘤,但钡灌肠X线检查阴性。
(10)腹部CT或其它检查发现肠壁增厚,需要排除结直肠癌。
(11)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确定出血原因,必要时可镜下止血。
(12)曾患过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
(13)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14)已发现患有结肠息肉,需在结肠镜下切除。
(15)结直肠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16)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17)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18)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图文:陈佳审核:姜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