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有了息肉,怎么办

我们经常碰到,病人一做完检查就着急问结果,如果没什么大事还好,只要我们工作人员的态度稍有一些迟疑,病人就会非常紧张。其它的先不说,就拿这个息肉来说,它在胃肠镜检查中非常常见,但很多病人还会追着问“能不能做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肠息肉。

对于肠息肉,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黏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黏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息肉可为单个或多个,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息肉症视症状轻重不同可采用中西药物,肠镜,镭射,冷冻,套扎及经腹或经肛门等多种办法进行治疗。

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具体介绍如下:

1.感染

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

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

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

5.遗传

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

临床表现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症状。

3.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4.肛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到息肉。

5.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检查

1.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2.结肠镜可直视到息肉。

3.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4.病理检查可确诊。

诊断

1.便血或黏液脓血便史。

2.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3.钡灌肠见多少不一充盈缺损。

治疗

对于直径较小的息肉(一般小于0.3)活检钳可钳除,较大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

如果您是易长息肉的体质,建议定期做肠镜检查。

因肠镜检查人数较多,医院消化内镜室肠镜检查需要提前预约,预约成功后请您务必按我们的要求做肠道准备,以保证肠腔清洁,黏膜充分暴露,顺利完成检查!

赞赏

长按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儿童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