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一定是癌症吗

癌友群,帮助癌友促进康复。每天发送关于癌症知识科普,患者治疗日记及康复知识,在学知识中,还您康复和幸福和谐的家。

01会不会得肠癌?

前段时间,平时出去做建筑的表弟,因为新冠的出现闲赋在家。感觉便秘、腹部不适已有一段时间了,舅母打电话的时候说起,问要做些什么检查。

建议他做肠镜,交代他清淡饮食两天后做肠道准备,并帮他预约了胃肠镜室。

检查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只是发现直肠有两粒息肉,因为事先跟做检查的医生已经说好,叫直接做了息肉摘除。

过后,表弟有点害怕,他说:“网上说,息肉是癌的前期,我会不会得肠癌呢?”

息肉究竟会不会得肠癌呢?不防科普一下。

0什么叫息肉?

息肉,就是人体有空腔的部位隆起了一块组织,说粗点就是“肉疙瘩”。长在鼻腔的叫鼻息肉,长在胃内的叫胃息肉,长在肠内的也就是肠息肉。大约50%的肠息肉病人没有任何症状,多数因为肠镜检查而发现。

息肉的种类有多种,可能有症状,也可能没有症状,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大多没事,而腺瘤性息肉多在5-15年内发生癌变。

息肉最常见的症状有便血,量一般不多,时有时无。也可能发生粘液便,隆起的肠粘膜面积增大所致,还可能有些腹痛、下坠的感觉。

肠癌的发生大约80%-95%的都是由息肉发展而来,其过程大概经历了炎症、增生、腺瘤样息肉、原位癌、浸润癌的“漫长”过程。

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大多都发生在5-15年中,平均10年左右,不包括腺瘤至前炎症、增生的过程,且这些病变不一定发展至腺瘤,而腺瘤一般最终是会发展到癌的。

息肉形成的原因目前不清楚。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比如爱吃红肉、少吃粗纤维蔬菜,抽烟喝酒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发生息肉,也可能与胆汁代谢紊乱比如胆囊切除、胃肠手术等术后、便秘腹泻、炎性肠病以及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03哪些情况下息肉有可能发生癌变呢?

1、直径越大恶性的可能性越大!直径≤1cm且有蒂恶性率不超过1%,而直径1-cm的息肉恶性率大概是10%,若直径超过cm恶性率在50%左右。

、肠镜活检多是抓取一部分组织,若管状腺瘤的恶性率小一些,若是绒毛状腺瘤的性率就要大一些,资料显示大概0%-60%,而管状、绒毛状混合性腺瘤恶性率居中。

3、基底范围广,无蒂的息肉恶性率要大一点。

04发现肠息肉应该怎么办?

息肉处理方式有内镜治疗、楔形切除等,以内镜下治疗为主,有粘膜切除术和粘膜下剥离术两种,粘膜下剥离术能完整切除息肉。

一般情况下,内镜检查只要发现息肉原则上都要内镜下切除。医院多采取内镜下息肉摘除技术,高频电切除法,此法既能切除息肉,又能止血,同时一次可切多颗息肉,以后可重复实施。

通常治疗肠道小息肉主要采用氩离子激光烧灼或高频电圈套切除法,创面较小,很少引起出血、腹痛等并发症,治疗体积较大或范围较广的息肉,常需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

05肠息肉治疗后会复发吗?

肠道息肉摘除后,有一定的复发可能性。数据显示,肿瘤性息肉摘除1年及3年后的复发率分别为8%~4%。

因此,有肠道息肉病史的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肠镜。多久复查呢?需要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癌变风险以及切除情况来决定。

小的增生性息肉应视为正常现象,第一次复查可在治疗后~3年进行;

有1~个直径小于1cm的腺瘤者,应在治疗后年内复查肠镜;

有3个或3个以上腺瘤,或腺瘤直径大于1cm,抑或病理检查显示有绒毛状结构或伴不典型增生者,治疗后每年都需复查肠镜;

若在一次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息肉者,应在治疗后半年内复查肠镜;

接受粉碎性切除无蒂息肉的患者,应在治疗后~6个月内复查,随后视复查结果,制订个体化随访方案。

06怎样预防息肉复发?

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其影响因素包括有遗传、环境、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

低纤维、低蔬菜、高脂肪餐与息肉的发生关系密切。因为饱和脂肪酸增多,粪便形成减少,使致癌物质等有害成分在肠腔内存留时间延长,结果导致息肉及结肠癌的发病率增高。

长期大量饮酒,免疫功能低下也可引起肠息肉发病率高。

因此通过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可预防息肉复发,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使肠蠕动加快,有害物质对肠粘膜的作用时间减少,息肉发病率随之降低。

目前也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可以预防息肉的复发。所以对肠道息肉患者而言,定期复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是最佳选择。

07康复说

肠镜是发现息肉最可靠手段,但病理检查是确定息肉性质的金标准。

息肉≠癌症,但发现息肉后应积极治疗,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应该健康合理饮食,少油脂、少蛋白、少辛辣、少生冷,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否则肠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息肉的复发率和癌变率也会相应增加。

再说,息肉不过是肠粘膜表面隆起的一种增生物,只是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几率风险,要积极处理,尽早摘除。

当然,也不是说腺瘤性息肉都一定会最终癌变,事实上大多数不会癌变,因为其风险主要还是要看腺瘤的大小、数目、组织病理学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等,以及当事人的性别和年龄家族史等因素。

但不管怎样,如果肠镜活检病理为腺瘤性息肉的,还是建议尽早处理为好。

对付肠癌一切以预防为主,生活、饮食多注意,保持大便通畅。直肠息肉癌变的风险跟年龄也有一定关系,一般年龄四十到六十岁之间癌变的几率相对大一些,如果在此年龄段有直肠息肉的最好是每年体检做肠镜观察其变化,及时治疗。

请你记住:抗癌路上,我们是一家!点击右上角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无助的癌友们加入我们,抱团取暖,互帮互助,我们给予大家更多的力量和帮助!

你是主人,你负责着体内亿万的细胞,难道你还怕那淘气的癌细胞?你可以把淘气的癌细胞管好的,所以相信自己!加油!

如果在抗癌的过程中,你感觉孤单,感觉无助,感觉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你都可以找硒教授聊一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5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