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护理措施

食管癌的护理措施

一、营养支持

向能进食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需要提供肠内、肠外营养,并做好血生化监测,必要时输全血、血浆或清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二、心理护理

应加强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讲解治疗的新进展及配合治疗的注意事项。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为病人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睡眠,必要时使用镇静类药物。争取亲属在心理和经济方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

三、放疗、化疗的护理

放疗2~3周时易出现放射性食管炎,表现为进食烧灼痛,此时病人应避免进干、硬食物,以免发生食管穿孔。放疗期间因病变部位水肿使进食困难加重,应预先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化疗病人常出现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反应,要采取降低副作用的措施。

四、手术病人的护理

1.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做好术前常规护理,吸烟者术前2周戒烟。训练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的动作;积极治疗口腔慢性病灶。

(2)消化道准备:术前3天给流质饮食,在餐后饮温开水漱口,以冲洗食管,对食管梗阻的病人,术前3天每晚插胃管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食管,以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术后感染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行结肠代食管者应做好肠道准备。术前3~5日口服肠道抗生素,如甲硝唑等;术前2日进食无渣流质,术前晚行清洁灌肠或全肠道灌洗后禁饮禁食。

手术日晨放置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通过梗阻部位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穿破食管。通过有困难者,胃管置于梗阻部位上端,手术中由医生在直视下插入胃内。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待病人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术后每15~30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脱落及渗血渗液等。

(2)作好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维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性状并记录。若每小时引流量超过ml或4ml/(kg·h),持续3小时,呈鲜红色并有较多血凝块,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少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若引流液量多,由清亮渐转浑浊,则提示有乳糜胸,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胃肠减压护理:食管癌切除行胃代食管术后,易发生胃内气体及液体潴留,膨胀的胃造成吻合口张力增加,并在胸内直接压迫心肺,干扰呼吸循环功能。胃肠减压应保持胃管通畅,若引流不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如胃管脱出后不应再盲目插入,避免戳穿吻合口。结肠代食管手术后,如从管内吸出大量血性液体,或呕出大量咖啡样液伴全身中毒症状,应考虑代食管的结肠有坏死的可能,需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4)饮食的护理:术后3~4日内严格禁饮禁食,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经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术后禁食时间应适当延长,待肛门排气后即可停止胃肠减压。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病人,先滴入少量温盐水,次日开始滴入35~37℃的营养液,每次~ml,如无不适可逐渐增加至0~ml/d。术后第10天拔除十二指肠营养管,开始经口进流食,一般术后2周改半流食。未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者,经禁食5~6日可给全清流食,每2小时给ml,每日6次。流食1周后改为半流食,半流食1周后可进普食。

(5)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1)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5~10天。消化道内容物的漏出,导致胸膜腔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胸痛、患侧胸膜腔积气积液,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处理应立即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等。

2)乳糜胸:乳糜胸多因伤及胸导管所致。乳糜胸多发生在术后2~10日,少数病例可在2~3周后出现。术后早期由于禁食,乳糜液含脂肪甚少,胸腔闭式引流可为淡血性或淡黄色液。恢复进食后,乳糜液漏出增多,大量积聚在胸腔内,可压迫肺及纵隔并向健侧移位。病人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甚至血压下降。如未及时治疗,可在短时期内造成全身消耗、衰竭死亡。一旦发生乳糜胸,即置胸腔闭式引流,及时排除胸腔内乳糜液,促使肺膨胀。可负压持续吸引,有利于胸膜形成粘连,同时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3)肺不张、肺部感染:由于疼痛限制病人呼吸、咳嗽,或胃上拉至胸腔内使肺受压等因素,术后易发生肺不张、肺感染。患有慢性肺部疾病者,术前戒烟、控制肺内感染;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叩背协助病人有效咳痰。

3.胃造瘘病人护理:食管癌晚期手术无法切除癌肿时,常采用胃造瘘作为姑息性减状手术,其方法是在胃前壁做一小口,向胃腔内置入一根橡皮管,此管从前腹壁戳创引出,手术72小时后,胃与腹壁的腹膜粘连形成一个瘘管。通过导管灌注食物或手术后行胃肠减压。

(1)灌食前准备:①选择合适的食物,如牛奶、果汁、米汤、肉沫汤、鸡汤等流质饮食。通常一天需要0~ml流质饮食,每3~4小时灌一次,每次~ml。灌注的食物用过滤器过滤,避免食物残渣堵塞造瘘管,食物最好现用现配;②灌食用物包括:灌食器、温水、导管、纱布和橡皮筋。

(2)灌食方法:病人取半卧位,将导管一端连接在造口管上,另一端连接灌食器;将食物放入灌食器,灌食器保持适当的高度,借助重力作用使食物均匀缓慢流入胃内。灌食速度勿过快,每次勿灌食过多。灌完后用20~30ml温水冲洗导管以免残留食物,凝固阻塞,并能保持管内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取下灌食器,将造口管子折曲,纱布包裹,用橡皮筋绑紧,再适当固定在腹壁上。

(3)造瘘管护理:胃造瘘管每周更换一次,一个月后可以拔除造瘘管,在灌食前插入导管即可。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每次灌食后用温水拭净皮肤,并在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或贴保护膜防止皮肤发生糜烂。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5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