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孙景汇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发病率以每年4.71%的速度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每年新发病例已经超过17万,跃居恶性肿瘤第3-5位。早期的肠癌基本没有症状,而一旦出现显性症状,大多数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要预防大肠癌,早做筛查至关重要。目前,大肠癌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通过人群筛查的手段来早期发现从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实践证明,电子结肠镜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大肠癌筛查手段,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肠癌的“金标准”。
相关临床资料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与肠息肉息息相关,约有80-90%的肠癌均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而最危险的肠息肉当属结肠腺瘤,那么肠道的腺瘤有哪些种类?如何分级?如何复查呢?
结肠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混合腺瘤。按照癌变的风险排序依次是: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混合腺瘤管状腺瘤,也就是说,管状腺瘤的癌变风险最低,患者不用太过担心,直接内镜下切除就可以了。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腺瘤,都建议及时内镜下切除,不要养虎为患,毕竟80%的腺瘤会癌变,或者说给予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都会癌变。
腺瘤可分为一、二、三级,三级基本考虑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到了癌变的门口,如果不及时切除,发展成浸润性癌就是必然的事情。
腺瘤切除后会复发吗?严格地说是再发,因为腺瘤还属于良性病变,切除后不会复发。但结肠息肉的发生因素持续存在的话(遗传因素及后天的饮食和环境因素),仍有可以会在结肠的其它部位继续成长出新的息肉。结肠息肉可以单发,也可能多发,甚至可以长到成百上千个,并且发生的时间不固定,可以持续数年、数十年。
那么,是否说时间越长再发率就越高,其实,这倒不一定。有的患者可能偶然发现结肠息肉,切除后复查多年都没有重新再长息肉,但也有不少患者每年切除后,再复查肠镜会发现新的息肉。因此,很难预测说多久会再有新的息肉。那么正确的做法如何呢?
黑龙江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孙景汇建议:如果结肠镜发现息肉后,单发或数个息肉,内镜下切除后,间隔一年后重新复查肠镜,看看有没有新发的结肠息肉,如果有也是很小的,或是上次遗留的息肉,建议及时切除,同样一年后再次复查肠镜。如果再次复查没有新发息肉,那么以后可以间隔时间拉长,3~5年再复查一次肠镜,对于预防结肠癌变已经足够了。腺瘤从开始到癌变的时间一般是5年以上,因此说大部分结肠癌是可以预防的。
延伸阅读:
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我们该如何选择?大家通常说的“肠镜”一般是指“结肠镜”。早期结肠镜筛查对于大肠癌的防治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经过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很多痛苦,而且有学者指出甚至可以多活三十年。结肠镜筛查还可以发现结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在做结肠镜的同时一并将其摘除,从而可以避免发展成大肠癌。
说起结肠镜,有人可能会说:“结肠镜检查多痛苦、多恐怖啊!”其实,结肠镜检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即使是普通肠镜,让有丰富经验的医生给你做,也不会感觉特别难受。更何况,对于胆小、耐受性差的患者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所谓普通肠镜,就是在你清醒的状态下,把一根镜子从肛门送到直肠和结肠里头去进行检查。是否疼痛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做结肠镜检查的大夫操作是否娴熟?二是受检查者是否配合?三是受检查者对疼痛是否特别敏感?所以,当有经验的医生给你做普通结肠镜,只要你特别配合,而且对疼痛不是那么敏感,一般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痛苦,是可以耐受的。
所谓无痛肠镜,其实就是在麻醉状态下做结肠镜,整个检查过程你本人没有任何感觉,就像美美的睡了一小觉,等医生护士把你叫醒的时候,检查已经顺利完成了。同时,由于患者沉睡时全身的肌肉也会随之张力降低,避免了因为紧张躁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所以对于疼痛敏感,耐受性差的患者最好选择无痛肠镜。
所以,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都能对肠道病变进行全面筛查,做什么样的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专家预约方法拨打-预约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预约转发是一种爱心,分享是一种美德!看/肛/肠/病/到/西/大/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