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消化系统肿瘤中,大肠癌稳居第一位,发病年龄也有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广州及台湾省,大肠癌有超越肺癌成为新癌王的趋势。
那么结肠癌它最初的起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如何早发现呢?,而且35岁以下患者呈上升趋势。
一、结直肠癌发展起初只是因为一枚小小的息肉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漫长过程,研究发现,近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
说到肠息肉,可能大家都不以为然,由于大部分肠息肉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家就更不以为然了。其实,大家都小看肠息肉了!
正常黏膜→增生→(息肉)腺瘤形成→腺瘤癌变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而腺瘤性息肉具有恶变的倾向和可能性,越是直径较大、含绒毛较多、多发性的腺瘤,后期癌变率也就会越高,短短5-10年的时间,腺瘤就可能会发展为原位癌、浸润癌。
就临床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全部的大肠癌患者中,大肠癌的产生,大约80-95%是由结直肠腺瘤发展而来,可以说,
大肠腺瘤是造成大肠癌的罪魁祸首。
二、息肉———请尽早斩草除根这5-10年的发展时间就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极有利的机会,如果能够在息肉(多数是腺瘤)阶段时就斩草除根,就能有效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三、切除息肉——有效降低大肠癌的风险肠息肉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大约有40%的中老年人都会存在有肠息肉。检查-切除-可轻松阻断息肉癌变。而这些检查及息肉切除只需要一次结肠镜检查即可完成!
肠息肉并不是切除之后就完事了,很多息肉切除了之后还是会“春风吹又生”,就算切除了肠息肉,医院随访!
四、结肠镜是最好的筛查方法,哪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呢?
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40岁者。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最年轻患病成员的子女应提前10年做肠镜检查。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的随访。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随访复查。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五、肠镜下息肉切除是微创好方法1、对于较小的腺瘤首选的治疗方案肠镜下摘除。内镜治疗手段众多,比如活检钳钳除、圈套器电切、EMR、ESD等。
2、肠镜不仅可以检查出早期肠癌,还可分辨肠息肉的性质、大小,医生可以据此直接对高危肠息肉进行同步无痛切除,患者仅需休息1小时左右即可自行离开,大大降低患者癌变的几率。而发现早期肠癌后,其治愈率可达90%左右。所以,40以上人群有必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六、你与幸福的距离只不过是一条胃肠镜的距离
临床上,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年年做体检,结论是身体倍儿棒,可是有一天做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时,却发现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也有些人因为邂逅了一次胃肠镜,而与死神擦肩而过。因为消化道早癌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而一旦患者出现了症状,很多往往已是中晚期,虽然积极治疗,但罪恶的种子已经播出去了,预后仍不理想。通过胃肠镜的规范检查,我们可以有效观察到消化道的状况,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快而处之。目前有一句话很流行:一切不包括胃肠镜的体检都是耍流氓,此话颇有几分道理。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与死之间,有时就是一次胃肠镜的距离。幸福离我们也很近,近到只有一条胃肠镜的距离;生活是美好的,健康幸福都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千万不要让迟来的胃肠镜检查给人生带来永远的遗憾。
来院检查时请佩戴好口罩,排队等候时请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就诊时请遵循一人一诊室。特殊时期,医院防疫流程!谢谢大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