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读懂一篇CNS肥胖导致脱发逆转

实验之余看看文献,也是令人舒心。

本周学术君继续带领大家遨游学术之海,探寻科学的奥秘。

1.Nature:揭示癌症发生全新机制

癌症与遗传变异有关。

年6月23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GangGregWang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Phaseseparationdrivesaberrantchromatinloopingandcancerdevelopment。

研究发现在部分白血病细胞中,NUP98和HOXA9基因异常融合,融合产物NUP98-HOXA9具有转录因子的活性,能够促进癌症发生。

图1:来源Nature

2.Nature:揭示肥胖与脱发的关系

肥胖和脱发困扰着社畜,两者是否存在联系呢?

年6月23日,日本东京医科与齿科大学EmiK.Nishimura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Obesityaccelerateshairthinningbystemcell-centricconvergingmechanisms。

该研究发现肥胖导致代谢紊乱,激活机体毛囊干细胞的炎症信号,同时异常积累ROS与脂类,进而抑制SonicHedgehog(SHH)通路诱发毛囊干细胞耗竭,最终导致毛发减少。

图2:来源站酷海洛plus

3.NatureCommunications:揭示视觉系统关键脂质转运蛋白的作用机制

视觉系统关键脂质转运蛋白ABCA4在视觉系统脂质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年6月22日,南方科技大学龚欣副教授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StructuralbasisofsubstraterecognitionandtranslocationbyhumanABCA4。该研究解析了ABCA4三种不同状态的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ABCA4对脂质底物的转运机制。

图3: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4.Nature:转录开关调控心脏病逆转

成纤维细胞活化使得慢性心脏病进一步恶化。

年6月23日,美国格莱斯顿研究所DeepakSrivastava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论文ATranscriptionalSwitchGoverningFibroblastPlasticityUnderliesReversibilityofChronicHeartDisease。该研究建立了慢性心脏病可逆性的研究平台,揭示了调控成纤维细胞可塑性的转录开关能够作为慢性心脏病可逆性基础的分子机制。

图4:来源站酷海洛plus

5.Nature:揭示夜行游鸟不路痴的秘密

夜间迁徙的鸣鸟能够利用各种方向线索进行导航。

年6月23日,英国牛津大学P.J.Hore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Magneticsensitivityofcryptochrome4fromamigratorysongbird。该研究对夜间迁徙欧洲知更鸟体内隐花色素蛋白CRY4进行探索,揭示了其作为磁感应受体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

图5:来源Nature

6.PNAS:揭示细胞高保真DNA复制和修复新机制

高保真DNA复制和修复机制对于维持细胞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年6月20日,武汉大学陈学峰教授团队在PNAS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Rttpromoteshigh-fidelityDNAreplicationandrepairbyregulatingthesingle-strandedDNAbindingfactorRPA。

该研究发现真核细胞调控RPA复合物与单链DNA的动态结合,进而促进高保真的DNA复制与修复机制。

图6:来源PNAS

7.Cell: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

二倍体杂交马铃薯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创新。

年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黄三文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Genomedesignofhybridpotato。该研究通过基因组设计,开发出一代纯合可育的马铃薯品系,进而培育出均匀且有活力的F1。期待该技术为农民朋友带来利益。

图7:来源站酷海洛plus

8.NatureBiotechnology:开发新型高通量功能性筛选方法

年6月21日,北京大学魏文胜课题组在Nature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Genome-wideinterrogationofgenefunctionsthroughbaseeditorscreensempoweredbybarcodedsgRNAs,报道了基于碱基编辑的新型高通量功能性筛选方法,成功地在多种癌细胞系和表达野生型p53的正常细胞中实现了准确、高效的细胞适应性(fitness)筛选。

图8:来源NatureBiotechnology

9.NatureCommunications:揭示表观遗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关键作用

年6月21日,浙江大学吕志民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研究论文METTL3promotestumourdevelopmentbydecreasingAPCexpressionmediatedbyAPCmRNAN6-methyladenosine-dependentYTHDFbinding,分离了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标本及其邻近的正常组织,并证明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在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上调并增强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APC)mRNA的m6A。

图9: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10.NatureCellBiology:生物物理学助力揭示小肠隐窝的形成机制

年6月21日,瑞士巴塞尔弗里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Liberali研究组在NatureCell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Cellfatecoordinatesmechano-osmoticforcesinintestinalcryptformation,利用小肠类器官研究肠道隐窝发育的生物物理学交叉课题,证明和液体相关的力诸如渗透压亦能调控组织的形态发生,为体外器官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图10:来源NCB

本周推荐:三句话读懂一篇CNS:男性的大脑和睾丸相似;父亲熬夜,影响后代健康...参考文献:Ahn,J.H.,Davis,E.S.,Daugird,T.A.etal.Phaseseparationdrivesaberrantchromatinloopingandcancerdevelopment.Natu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gjjcr/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