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轻轻,为什么要做肠镜?”
“每天大便很正常,会有什么问题?”
“肠镜很痛苦吧,会不会戳破肠子?”
大部分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很多人平时没有不舒服,在检查时却发现结肠息肉,有些息肉病理结果甚至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以为是痔疮,检查却是直肠癌
近日,77岁的付先生来我院做无痛胃肠镜检查。胃镜检查问题不大,有慢性胃炎。但是在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内有4cm大小的占位性病灶,呈火山口样改变,表面糜烂,质脆易出血。看起来它可能已经发生癌变。在此处取了七块活检,三天后病理检查显示为腺癌(中度分化)。幸运的是,腹部MRI没有发现转移。原来付先生在半年前大便习惯就有了变化,便血3个多月,一直被当做痔疮治疗。病灶镜下可见
病理回示
发现早期消化道癌,金标准是胃肠镜检查,不可替代。
胃肠镜实际上是一个装有高清摄像机的软管。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和所有大肠的粘膜。小到1毫米的病变也不会被遗漏。
一旦发现异常,医生还可以通过放大、染色、活检等技术进行判断。经验丰富的内窥镜医生,对早期癌症的检出率在90%以上。
早期发现直肠肿瘤,可以通过做微创手术切除病灶,腹腔镜微创手术是现代外科发展的里程碑,改变了过去大手术、大刀口的理念,通过很小的手术创口,也可以完成很复杂的大手术。
内镜染色
内镜放大
直肠癌早预防
肠癌的发生过程一般是: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需要5-15年的时间。
由于50岁以上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年龄,我们建议您40岁以上一定要做胃肠镜检查。因为这个时候,即使有不好的变化,大部分还是处于癌前状态。
即使是癌症,也可能是早期癌症,我们可以在内窥镜下将其完全切除。
早期癌症的5年生存率超过91%,而晚期癌症的5年生存率仅为26%。对于非常早期的微癌,%可以是微创的。
目前,医院都进行了无痛肠镜和胃镜检查,没有任何疼痛,几分钟就能完成。
直肠癌有那些前兆
肠癌这种高发的癌症,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那么它有那些前兆呢?
01、并不是所有的便血都是痔疮。
一般只有血便而无其他不适,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得的是痔,尤其是肠部有直肠息肉和直肠癌早期的患者。此外直肠病变容易压迫直肠壁上的静脉,此原理也使患者得痔疮。
02、出现5大征兆警惕结直肠癌。
·排便习惯突然改变:经常便秘或腹泻,或者两者交替进行。
·便血:肠癌导致的便血多为持续性、带有粘液,并且易产生便意感,但是有时只会排出一些血液或粘液。如果癌变发生的位置较高,便血的出现的几率就会偏低。直肠癌患者约有80%~90%会有此症状。
·腹痛: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气胀。
·全身中毒症状:无端消瘦、贫血贫血、消瘦、发热、无力等。
由于肿瘤生长消耗身体能量,便血是小量的,但是一直断续便血会引发贫血;肿瘤诱发感染,则会产生发热和类似中毒的表现。
·腹部有肿块。
腹部包块是早期讯号,高达33%,尤其是右侧结肠癌,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会出现腹部症状。
03、这些高危人群请当心。
·≥45岁:随着年龄的增加,结肠黏膜与各种致病因素接触也随之增加,年纪越大越要当心
·结直肠癌家庭史:如果直系亲属,如父母,得过大肠癌,那么此人患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超出7倍。
·既往史:曾患肠息肉,大肠癌的前身便是息肉,其中绒毛状腺瘤息肉诱发癌症恶性占比1/4。曾患结肠炎的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超出一般人的29倍,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
·遗传家族史: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和遗传非息肉病性癌,自身带有的基因突变,增加发病率和提早发病时间。
预防肠癌,生活细节需注意,规律生活,健康饮食,定期体检,经常运动。肠癌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当报警症状出现时,往往已经是癌症的中晚期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健康中国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重点疾病筛查第四期?
消化道疾病筛查
活动地点
消化科门诊
活动内容
胃肠道癌症筛查:C13检查:元
活动时间
年05月15日—05月31日
咨询电话
--;-
咨询地点
医院门诊大厅导医台
点下给小编加点料往期回顾
身体发出求救信号别忽视——有可能是尿毒症
间歇性无痛便血
警惕肠癌的危险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健康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