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治疗前三部曲风险评估预防和诊断

结直肠癌作为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主要是指发生在结肠(包括阑尾)或直肠粘膜上的癌。

图1结直肠癌各部位的发病率

其中腺癌是最普遍的组织类型,罕见的类型还包括类癌,恶性肉瘤及淋巴瘤等。目前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腺瘤性息肉在相关风险因素或遗传性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不典型增生并形成癌。

图2结直肠息肉进展为癌的过程

目前,就发病年龄而言,结直肠癌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在发达国家的人群中,其中位诊断年龄在70岁左右。

图3结直肠癌各年龄段的发病比率

而就全球而言,其高发地区则多集中在大洋洲、南美洲及欧洲,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图年男性结直肠癌各年龄段的世界分布图

为了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结直肠癌,降低其发病率,英国伦敦国王医学院的Haji医生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诊断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于近期发表在BMJ杂志。

发病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目前已知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1.社会人口因素

老年:5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尤其是8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率最高。

男性: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所有年龄段的男性,其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女性。

2.生活习惯因素

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多项研究显示,相对于最低摄入此肉类的人群,最大量摄入人群发生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22%。此外,每天增加g摄入量,相对风险增加14%,当摄入量增加至g/天,癌症风险则呈线性增加。

肥胖:大规模研究分析显示,相对于正常体重人群,肥胖人群(BMI>30)发生结直肠癌风险增加33%,并且在男性中此相关性更加明显。

饮酒:相对于少量饮酒或不饮酒的人群,每天饮酒量在1.6至6.2单位的人群其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1%,饮酒量大于6.2单位其风险增加52%,总体而言,每天饮酒量每增加1单位,肠癌发病风险则增加7%。

吸烟:相对于不吸烟人群,经常吸烟者的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0%,并且既往吸烟的人群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8%,每天吸10支烟,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11%。

3.医疗因素

家族史:除了家族性腺瘤样息肉和遗传性非息肉样结直肠癌,20%的肠癌与遗传性因素相关。若一级亲属患癌,罹患肠癌的风险增加80%,对于50岁的人群,其患癌的终生风险为1.8%,若一位一级亲属患癌,罹患肠癌的风险则增加至3.4%;若两位以上亲属患癌,其风险将上升至6.9%。

结直肠腺瘤或息肉:对于直径>20mm或高度不典型增生结直肠腺瘤,在腺瘤切除后4年内仍有1%的患者进展为癌。此外,相对于未发现息肉的人群,首次肠镜发现低风险息肉的患者有8%进展为癌的风险。

炎性肠病:相对于正常人群,炎性肠病的患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升高70%,并且相关风险随炎性肠病的持续时间及范围增加而升高。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30%,并且具有较高的肠癌致死率。

结直肠癌的诊断

1.症状

结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和贫血等。并且左侧病变主要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里急后重;右侧病变则为体重下降,腹痛或肿块,缺铁性贫血。

2.检测手段

对于无严重合并疾病的人群,结肠镜是首选的检测手段,而对于结肠镜检测不完全者,可考虑结肠镜重复检查,CT结肠镜或气钡造影;对于伴随严重合并症的人群,可选择CT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结肠镜检查成功率依赖于操作者的技术以及肠道准备的情况,并且其可通过多点活检进行组织学确诊,而其主要的危险在于镇静相关风险以及肠道穿孔。

CT结肠镜:主要适用于结肠镜失败的患者,其优点在于无需镇静,可进行肠内外肿瘤的检测,并且与结肠镜的检测敏感性类似,而其缺点在于检测特异性较低,且无法进行组织活检。

气钡双重造影:具有容易耐受、安全及完成率高的优点,但因其低诊断率使得应用逐渐减少。

其他:粪便潜血检测虽然对无症状患者有效,但因其敏感性低并不用于有结直肠症状患者的检测,血浆肿瘤标志物检测虽可用于接受治疗癌症患者的随访,但因其低敏感性及低特异性并不用于疑似结直肠癌检测。

结直肠癌的预防

1.一级预防

注重饮食:目前的研究显示摄入膳食纤维,乳制品(牛奶,奶酪)以及钙剂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积极运动:研究显示相对于缺乏锻炼的人群,积极锻炼的人群罹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17~24%。

药物预防:目前预防结直肠癌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以及COX-2抑制剂,其中阿司匹林已被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用于50至59岁人群以预防结直肠癌。

2.二级预防

粪便潜血检测(FOB):研究显示FOB可降低25%的结直肠癌死亡率,目前NHS推荐对60至74岁人群行FOB,若FOB阳性则行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研究显示,对于55至64岁的人群,乙状结肠镜可降低结直肠癌23%的发生率及31%的死亡率。

目前,美国指南推荐对于50岁以上存在风险的患者,应行多种筛查手段,包括5年一次的乙状结肠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或10年一次的结肠镜检查。

肿瘤君提问:CT、PET-CT、MRI适用于哪种结直肠癌的特异性检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肿瘤时间







































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l/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