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肠镜检查逐渐成为常规的体检项目,但有一部分人检查后被告知患有结肠息肉。
一
哪些人是肠息肉高发人群?
1、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
2、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
3、年龄大于50;
4、此外,坐的时间越长,患肠息肉的风险也越高。
美年建议
这4类人每年做一次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
在结直肠癌高发的欧美国家,推荐每一位50岁以上的人每年对自然排出的粪便做隐血检查,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
二
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前提,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而言,我们会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常见类型:
1
幼年性息肉:
常见于幼儿,多在10岁以下,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
2
炎性息肉:
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
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三
息肉发展成癌需要多久?
从发病年龄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
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还有些特殊类型的腺瘤性息肉:扁平息肉和侧向发育型息肉。早期即可恶变为大肠癌。
本文部分信息整理于丁香医生、39健康网。文章仅用于信息交流,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关资质的医疗人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