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推荐40岁以上人群应常规检查胃肠镜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3196.html

“医生,

我觉得我没有什么问题啊,

真的要做胃肠镜检查吗?”

“医生,

做胃肠镜是不是很痛苦啊?

我害怕。”

胃肠镜检查到底有多大必要性?

做胃肠镜真的很痛苦吗?

今天,就让消化科医生为您一一解答胃肠镜检查的疑问。

随着国人饮食习惯和结构的变化,我国的胃肠道肿瘤发病率越发升高,且趋于年轻化。早期筛查诊治对胃肠道肿瘤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胃肠道肿瘤早期筛查中最重要、最直接的一步,就是胃肠镜检查。

什么是胃肠镜检查

胃镜检查,就是操作医生使用胃镜(直径大约1cm),从口腔、食管继而进入胃、十二指肠,仔细观察粘膜有没有病变的情况,必要时还能在内镜下直接做息肉切除等治疗。胃镜检查大约需10分钟左右,遇上需活检或治疗的患者,时间可能延长。

肠镜检查,是操作医生手持肠镜(直径较胃镜稍粗),沿着肛门、结肠、回肠末端的方向插入,仔细观察粘膜是否有病变的过程。一般而言,肠镜检查大约需要二十分钟,需要活检或者息肉切除等治疗,或者遇上患者结肠冗长、肠粘连等情况,时间可能延长。

“听说做胃肠镜检查很难受啊,我不敢做。”

实际上,每个人对胃肠镜的反应都不一样。其实,如果受检者可以在检查过程中保持放松,配合医生操作,大部分人都是可以顺利完成检查的。

如果受检者选择的是普通(非麻醉)胃肠镜,就需要放松呼吸、配合医生。胃镜检查时,胃镜需要通过咽喉部,受检者可能会出现恶心的感觉。此时,需要受检者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调整呼吸,不要做发声、咳嗽等动作,待胃镜进入食道后反应便会减轻。

进行肠镜检查时,由于需要往肠腔中注气帮助医生看清,受检者可能会有腹胀不适的感觉。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反应明显,患者可以告知医生,医生会据此稍做调整。但是检查过程中,患者要配合医生对体位变换的要求,且避免腹部用力。

胃肠镜检查前有哪些准备工作

在做胃肠镜检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让检查结果准确无误。

胃镜:

①检查前空腹6小时以上,如果上午检查,检查前一日建议18点前进食晚餐,之后禁食,检查当日不能吃早餐、喝水;

②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清晨可少量饮水送服降压药物;

③普通胃肠镜检查及出血低危操作无需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若需进一步内镜下操作或治疗(如息肉切除)需停用氯吡格雷。

普通检查、活检等低出血风险不需停用抗凝药物,对血栓形成低危患者,内镜操作前5-7天停用氯吡格雷,操作前3-5天停用华法林。

血栓形成高危患者,需在心内科指导下慎重停用相关药物或延迟操作。详情请咨询心内科、内镜医生。

④自备无色糖块或葡萄糖水,以备低血糖时纠正血糖。

肠镜:

①进行肠镜检查前,建议提前三天进行少渣饮食。检查日前一晚,体检者晚餐禁食或只吃流质食物(无渣饮食,如清汤、白糖水、蜂蜜水等);

②同时要服用医生开的泻药清洗肠道,服药期间要来回走动,轻揉腹部,加速排泄速度。

良好的肠道准备(喝泻药)有利于内镜操作医生的观察和治疗,那么泻药要如何喝呢?以我院使用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为例。对于早上行肠镜检查患者,前一日晚餐后禁食(可饮水),晚餐后1小时给药,晚餐建议喝粥水、汤面。泻药1包溶解于1升水中,每小时喝1升。一般首次喝2升,最后一次给药建议在肠镜检查前4小时。对于下午行肠镜检查患者,当日早餐禁食,可饮水,泻药1包溶解于1升水中,每小时喝1升。一般首次喝2升,最后一次给药建议在肠镜检查前4小时。一般3包泻药可做好肠道准备,部分患者可能需要4包,但最多不超过4包。建议喝完最后一包泻药后辅以西甲硅油或二甲硅油去泡剂,更利于粘膜观察。当排出无渣水样便即提示肠道准备良好。

此外,检查前一般需要做传染病筛查、心电图,老年人及需镜下治疗者要检查凝血功能,

检查当日携带病历本及相关检查化验资料(尤其是既往胃肠镜报告及病理报告)以供医生参考。

无痛胃肠镜检查

如果实在担心自己不能配合检查,你还可以考虑做无痛胃肠镜检查。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由麻醉师在即将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静脉里注射一种短效镇静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睡眠中接受检查的方式。当检查或治疗结束,患者苏醒后,没有一点感觉,一般只需10分钟左右即可苏醒。很多检查者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做完了吗?我怎么不知道”。

在麻醉医生专业的评估和操作下,被检查者全程只需要放松地睡一觉,做个美梦,就可以轻松完成胃肠镜检查,不会有任何恶心、呕吐及其他不适疼痛的感觉,也减少了因痛苦不断躁动而引起的机械损伤。检查医生也能更仔细、清楚观察消化道黏膜的病变,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尤其是消化道早期癌的发现率。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会首选做无痛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合麻醉胃肠镜。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前,还需要麻醉医生提前进行评估!

无痛胃肠镜检查者麻醉前需禁食、禁水4小时。还要注意的是,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因麻醉药物完全代谢需要一定时间,建议24小时内不要开车,以避免意外。普通胃肠镜检查患者不受影响。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胃肠镜检查!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都不适合进行胃肠镜检查。

1.严重冠心病以及心肌损伤伴严重心功能不全;

2.肺炎或其他感染伴有高热;

3.主动脉瘤;

4.出血性休克;

5.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6.重度肺功能障碍;

7.哮喘性呼吸困难;

8.体质极度衰弱、孕妇;

9.患者不予合作或精神不正常者。

另外,磁控胶囊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日益成熟,受检者吞服一粒胶囊大小的内镜,不需要插管,便能完成胃及小肠的检查,并且能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图像,保证病变检出率。其优点是无需麻醉,安全舒适,诊断准确率高,易于被人群接受。但对于存在小肠肿瘤、克罗恩病或药物相关性肠炎引起的肠腔严重狭窄,可能存在内镜滞留的风险。中山七院现已推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若患者仅为体检了解一下胃部情况,无不适症状,或为确实不愿意接受胃肠镜检查者,可以考虑行胶囊内镜检查。

最后,我们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将胃肠镜检查列为一项体检的项目。即使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也建议常规做个检查进行评估。如果结果无异常,那么可以三五年后再次复查;如果可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那么就可以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在临床上,就有很多靠早期筛查发现的早期癌症。如果等到身体出现不适才来做检查,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了。

拒绝内镜检查是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目前,胃镜检查我国每年尚有万例,而肠镜检查仅有万例。在中国十大高发肿瘤中,有三个都与消化道有关——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我国胃肠道肿瘤高发,但早期癌发现率不到10%。因此我们建议,无症状40岁以上人群应接受胃肠镜检查,这是避免食道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威胁生命的最佳途径。

指导专家

何裕隆

院长、消化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人类遗传资源平台主任美国外科学院院士香港医学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理事、重症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编《直肠癌保肛手术》和《胃癌淋巴转移》等论著;《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主编;《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岭南现代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及十余种杂志编委;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余篇,是中国高被引学者(医学领域)。

荣获中国医师奖、中华医学会医学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奖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南粤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领导力院管专家等荣誉。

张常华

副院长、消化医学中心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后

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委员会委员和副秘书长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营养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2项,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38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副主编《胃癌淋巴转移》。主编《胃癌知识知多少》。

主要从事胃肠胰腺肿瘤外科治疗和个体化靶向治疗、家族性遗传性胃肠胰腺肿瘤的诊治的研究。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腹膜后肿瘤、间质瘤、腹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诊断、手术治疗和个体化综合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胃镜或肠镜下诊断与治疗;临床营养治疗。主要从事胃肠胰腺肿瘤外科治疗和个体化靶向治疗、家族性遗传性胃肠胰腺肿瘤的诊治的研究。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腹膜后肿瘤、间质瘤、腹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诊断、手术治疗和个体化综合治疗;胃肠道肿瘤、间质瘤等微创治疗和个体化靶向治疗;结直肠肛门炎症性疾病、良性肿瘤、痔、脱垂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胃镜或肠镜下诊断与治疗;腹部手术相关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围手术期营养评估和肠内外营养治疗;家族性遗传性胃肠道肿瘤的筛查、诊断和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

文/彭晓华

编辑/周恬辰

初审/张常华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党宣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l/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