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做肠镜后得知爸爸患癌,女儿癌前病变

程少为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0805/8096390.html

小骆(化名)是一位经常要上夜班的30岁女白领。近期,小骆上完夜班总感觉到腹部隐痛不适,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她做胃镜检查。因惧怕胃镜检查,她迟迟下不了决心。没多久,她就因为这个“迟疑”后悔不已……

父亲可能得了癌

这个检查不得不做了!

最近,小骆的父亲在体检中发现大便潜血阳性,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乙状结肠管壁增厚,不排除肿瘤。小骆得知这一检查结果后,医院消化内科给父亲预约了肠镜检查。在主治医师李晓的建议下,小骆自己也终于下决心预约了胃肠镜检查。

很快,小骆父亲的肠镜结果出来了,非常不幸,“乙状结肠癌,肿瘤占管腔2/3”,若不及时手术,很快会引起肠道梗阻。

滑动查看病灶图

谨慎右滑看图

小骆父亲的结肠镜下病灶图

小骆的结肠镜下病灶图

正在小骆为父亲的病担忧时,她的检查结果也出来了,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距肛门60cm可见直径约3*3cm大的扁平隆起,考虑为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物(LST)。

李晓医师介绍,LST是指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种隆起型病变,它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动态观察表面LST,在3年内可能会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

不幸中的万幸

内镜手术结肠保住了!

幸运的是,小骆的病灶可以内镜下治疗,这个治疗方式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能保留结肠。小骆很快办理了住院手续,和父亲一起入院治疗。

住院后,医生为小骆进一步完善了腹部CT检查,查看肠内肠外病灶及淋巴结情况:侧向发育型肿物2厘米以上,病灶范围巨大、出血及穿孔、感染风险均较大。消化内科朱元东主任医师团队反复推敲后,制定了内镜下治疗的手术方案。

此次手术由谢欣城副主任医师主刀,经过数小时奋战,他完整地切除了小骆结肠中的肿瘤病灶。术后第二天,小骆就可以下床活动了,目前病情平稳。

该做的检查要早点做!

★如果小骆20岁时做结肠镜检查,或许当时病灶只是个几毫米的锯齿状息肉,医生只需花几分钟APC(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烧灼一下就可以轻松解决。

★如果小骆25岁时来,病灶不到2cm,可能只需内镜下圈套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就可以完整切除,耗时仅需十几分钟。

★现在她30岁,发现已是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物,需要耗时更久的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解决。

★如果她35岁或40岁来检查,那时候也许就是中晚期的癌性肿瘤了。

据消化内科朱元东主任介绍,40岁后(男女不限)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应做胃镜检查:

1.胃癌高发区人群。

2.Hp(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盐、腌制饮食、中度饮酒、吸烟等)。

肠镜筛查条件:符合以下三条中任何一条均列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1.50-75岁。

2.粪便潜血阳性。

3.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朱元东主任特别提醒,如果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病史的,越早做胃肠镜检查越好。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END

值日编辑:马征

主编:段红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l/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