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癌前病变不可怕,有的甚至不用特殊

不少患者在得知自己的胃病处于“癌前病变”状态时,总会异常焦虑,加之网上有些伪科普把病症一夸大,不少患者因此患上轻度抑郁情况很普遍。

其实啊,有的胃部疾病虽被列入“癌前病变”范畴,但只要积极的进行人为干预控制,也不用太担心!癌前病变是逆转癌症的重要阶段,只要积极干预,就能把癌症扼杀在摇篮中。若精神过度紧张会降低免疫力,可能加速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今天,咱们就科学、严谨地说说“癌前病变”这些事儿。

什么是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顾名思义就是跟癌症发生前的一些病理状态。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长时间、渐进的过程,其过程可分为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转移癌四个阶段。

体内一个正常细胞从增生开始到完全癌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当你发现这个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时,它可能具备了癌变的可能,如果再继续发展就有可能发展为癌,这个过程叫癌前病变。出现癌前病变,就是我们的身体细胞会有的癌变可能,但不是癌症,也不一定发展成癌症。

癌前病变是多因素造成的,如慢性炎症、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

癌症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有可能转变成癌,它们中的大部分可能会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有的甚至会逆转到正常状态,最终有极小一部分才会演变成癌症。

因此,对于癌前病变,我们要这样认为:

①癌前病变并不是癌,只是一个病理学名词,不是一种病名。

②癌前病变不一定会演变成癌,可能少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

③许多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对症治疗等,可以达到维持现状、甚至能够逆转。

即使出现了进展,通过及时的复查发现,也能在癌变前进行手术根治。

消化道的哪些情况叫癌前病变

目前网上所传的有以下几种“癌前病变”:食管粘膜白斑、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等。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展开说说:

食管粘膜白斑

指食管粘膜角化过度,出现白色斑块状变化。只有在病理上发生角化不良和不典型增生改变,属癌前病变,有报道其恶变率为5%。

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主要是局部刺激(如吸烟、饮酒和刺激性食物等)和某种营养物质缺乏引起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期白斑对于热和刺激性食物特别敏感。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应祛除病因,包括戒除烟、酒、酸、辣等嗜好。大多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但要定期复查胃镜,发现白斑迅速扩大、表面粗糙、增厚、皲裂、破溃、硬结时,可出现胸骨后疼痛,应取活检排除癌变。病变扩大者,尤其发生异型增生者,可在内镜下行局部切除或电灼治疗。

胃息肉

胃肠道息肉笼统地分为两类:即良性的和肿瘤性的;前者一般不会恶变,后者则有恶变可能,属于真正的癌前病变,一旦发现必须予以切除。

肿瘤性的息肉就是”腺瘤性息肉”,包括有三类:

①管状腺瘤

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10年癌变率约1%-5%。

②绒毛状腺瘤

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10年癌变率达30-70%。

③混合状腺瘤

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癌变率达23%。

一般来说,直径较大的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大。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炎症等。

本病在55岁以上人群中非常普遍,检出率大于50%,所以对于中老年人萎缩,不必太担心,有些医生甚至称之为退行性疾病,就是人老了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没有症状,可以不用特殊治疗,定期胃镜复查即可。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但不是癌前病变,真正的癌前病变是发生不典型增生之后。

据报道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时,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萎缩性胃炎在发生肠化前根除掉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往往能够逆转,几乎能完全阻断其进展为肠型胃癌。

胃粘膜肠化

只有不完全性肠化,才勉强算得上是癌前病变,但离胃癌还有很远的路,只要规范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复查,无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会伴随你一辈子也没事。

不典型增生(最重要的癌前病变)

胃上皮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

异型增生被视为肠型胃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胃癌前病变演变至胃癌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如能对其进行积极的随访监测,并进行有效干预,阻断其向胃癌发展,将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53%

中度为4%-8%

重度为10%-83%。

总结

●真正的癌前病变:不完全性肠化、巴雷特食管、各种异型增生、腺瘤性息肉,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必要时内镜下切除;腺瘤性息肉一经发现格杀勿论,并定期复查;

●对于萎缩性胃炎、食管粘膜白斑、炎症性肠病、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慢性食管炎、等要积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

●肠化、萎缩、良性息肉,没有症状的需遵循医生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即可。不必忧心忡忡。

●相信医生,不要相信网络。

医院更多胃肠、肛肠问题,欢迎留言咨询医院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l/9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