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也会变黑吗?
文/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樊冬梅主任医师
门诊有位张大爷,自述便秘20多年,一开始以为是上火引起的,便秘了就喝点凉茶或者吃点三黄片,偶然间看到电视上放的“香丹清胶囊”的广告,就买来吃,结果越吃就越依赖,最后发展为不吃就无法排出大便,吃了又会拉肚子,弄得张大爷苦不堪言。医院做了肠镜检查,结果提示为“结肠黑变病”。
看到肠镜报告中黑黑的结肠,张大爷吓坏了,不知怎么回事,以后该怎么办?生活中像张大爷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门诊上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今天就来聊聊慢性便秘以及结肠黑变病。
目前慢性便秘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
器质性
请输入
大多与肠道、肛门的疾病有关,可以通过肠镜检查、排便造影等,判断便秘是不是由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造成的。另外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导致便秘的出现,比如糖尿病、甲亢、尿毒症等,大多数为慢性疾病。
功能性
请输入
这是最常见的便秘类型,平时我们说的慢性便秘患者大多为功能性便秘,即没有肠道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系统疾病所导致的便秘。
长期便秘有些什么危害呢?三个方面:结肠黑变病、结肠息肉和结肠癌。
01
结肠黑变病
一般来讲,正常的结肠黏膜在内镜下呈淡红色,而结肠黑变病是指结肠黏膜脂褐素沉着,在结肠镜下表现为结肠黏膜呈棕褐色或黑色的一种可逆性病变
结肠黑变病最主要的病因是长期应用刺激性缓泻剂(以蒽醌类泻药最为常见)。
蒽醌类泻剂,即含有大黄酸、番泻苷等物质的泻药,如大黄、潘泻叶、芦荟胶囊、麻仁润肠丸、排毒养颜胶囊、香丹青胶囊等皆属于此类。这些物质会诱导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在结肠的固有层沉积,生成脂褐素,最终形成结肠黑变病。
02
结肠息肉
便秘患者胃肠蠕动减弱缓慢,使得粪便在大肠中停留时间过长,大便中的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使得细胞增长过快或细胞脱落速度减慢,导致息肉的发生。
03
结肠癌
便秘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起结肠癌,但结肠癌中存在“息肉--腺瘤--不典型增生--腺癌”的疾病发展顺序,便秘与结肠息肉的发生息息相关,且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可增加大肠腺瘤的发生几率,因此,长期便秘也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可间接引起结肠癌。
既然便秘有如此多的危害,应该如何治疗便秘呢?
首先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以及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慢性便秘患者的基础治疗措施。平时注意心理调节和疏导,减少抑郁和焦虑情绪,必要时可至精神心理科接受专科治疗。药物治疗上应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要自行滥用通便的中成药、保健品等。这些产品很多都含有大黄、番泻叶等,长期服用会导致便秘加重甚至引起结肠黑病变。采用中医中药个性化辩证治疗是解决长期慢性便秘的有效途径。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肠病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慢性便秘中医药个体化、规范化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预防及逆转结肠黑变病。
专家简介
樊冬梅,博士,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主持中医防治炎症性肠病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脾胃病相关论文20余篇。
广州
出诊时间:周日下午
出诊地点:广州中医院门诊楼4楼脾胃病专家门诊
深圳
出诊时间:7月10日、24日,每月二、四周周五下午出诊,具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