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到15年后,肠息肉也许就成了肠癌

说起肠息肉,很多人都以为不就是个良性肿物吗?然而殊不知,90%肠癌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的。从息肉到腺瘤,进而发展至肠癌,大约要走10年-15年的“必由之路”。专家建议,45岁以上人群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中晚期肠癌患者,医院进行综合治疗。案例:18岁少女便血,没想到竟是肠癌说起肠癌,李主任就想起几年前接诊的一位患者,那是一位18岁的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然而,她老是便血,起初还以为是痔疮,也就没在意,但是几次下来出现了贫血,医院就诊。经过肠镜检查发现,并不是痔疮,而是有多个肠息肉,其中有的已经恶化。“肠癌”这无疑是对这如花般生命的重创。患者虽然经过手术后,病灶切除干净,但是由于病灶位置低,没能保住肛门。据了解,其实患者有家族史,但是一直没有进行肠镜检查。一旦发现,已经为中晚期了。数据:90%肠癌是由息肉癌变专家介绍,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肠镜检查普及等原因,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是仅次于肺癌、胃癌后的第三大高发癌症,发病率大约是50/10万,也就是说1万人中大约有5人会患有肠癌,并且肠癌有年轻化趋势。肠癌不仅高发,而且还有点“凶狠”,5年生存率在50%-60%之间。但是,大肠癌发现得越早,五年生存率越高,一期大肠癌五年生存率在80%-90%。肠癌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其实早就藏在体内蓄势而发,90%的大肠癌是由大肠息肉癌变而来的,切除大肠息肉可以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探因:吃出来的富贵病息肉到结肠癌是富贵病,吃的越油腻,中招几率也越大。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生活偏向于“三高两低”—饮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以及低运动量,这些都是导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近年来肠癌的患者趋于年轻化,家族性结肠多发性腺瘤病、结肠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的人是结肠癌的高危人群。此外,专家指出,抽烟嗜酒、缺少运动、不良情绪、精神因素、肠胃功能紊乱等均与结肠癌发病相关。再加上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分裂更快,因此其恶性程度要比中老年人严重。提醒:40岁以上建议进行常规肠镜医院消化专家提醒您,当有便血、黏液便和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交替、腹痛腹胀、贫血消瘦以上表现时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最好去做肠镜检查,如果发现肠息肉大于1厘米要尽快切除。专家建议40岁以上、有大肠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应坚持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正常人群45岁以上做肠镜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3至5年做一次肠镜;而5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进行肠镜检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专家建议饮食上减少脂肪与红肉摄入;荤素搭配,少吃油炸、腌熏、高脂肪的食物;多食用高纤维素食物,多吃新鲜蔬果;适当增加运动量,避免久坐,保持规律的生活,不熬夜、戒烟控酒;肥胖人群要多运动、少吃高热量高脂食物,控制体重。医院,清明节期间也是正常接诊,患者可进行可拨打-咨询预约,不仅可免挂号费,各种检查也是有优惠的。TengManWu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z/8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