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教你一点生活中你必须知道却不知道的小常识。
■大病到来前,睡眠先知道?睡觉有这些不适感,或许是身体在求救!
●睡觉时出现舌头麻木的情况,甚至无法控制流口水,那么可能是身体出现了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流口水是睡觉时,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睡觉流口水通常是在侧身睡或趴着睡才会出现的。
●日常生活中,睡觉时多次被憋醒,呼吸也不是很顺畅,那么也是身体所发出的信号。睡着以后,不到1、2小时,就会因为呼吸不畅而被憋醒,躺着根本无法缓解,只有坐起来以后才会感到呼吸顺畅一些,这种情况就要给予重视了,说明你的心肺可能是出现了问题。
●日常生活中,在睡觉时出现打鼾的情况,并且打鼾时是打着打着就停止了,然后噗的一声,又开始打鼾,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需要警惕的。打鼾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很多人在睡觉时间都会出现打鼾的情况,偶尔打鼾并不用过度担心
肠息肉是息肉的一种,指的是我们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多发生在中年以后,大约有25%~80%的发生率。
临床上,息肉既可单独出现,也可成千上百的聚合,其中“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是癌前病变的一种,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案例:58岁的张大爷最近总是被排便问题所困扰,不仅经常便秘不说,还时有便血的症状,本以为是自己的痔疮病犯了,医院一查,却显示自己患有大肠息肉,是大肠息肉导致的排便性状改变。
医生说:张大爷的息肉病理类型为腺瘤样息肉,直径超过了1cm,而且有侧向发育,这种息肉极易发生恶变,所以建议及时切除。
一听到要手术,张大爷连忙否决,害怕会有因为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肠穿孔。但随着医学的发展,这种几率连0.01%都没有,可张大爷就是不听,匆忙办完手续出院了。
其实,多数息肉是无害的,但是一查到腺瘤性息肉,就要格外引起注意,研究发现,有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
这种息肉属于肿瘤性息肉,恶变的风险特别高,从一个腺瘤性息肉到大肠癌,往往就是5-10年左右的时间。
因此,一旦发现,还是谨遵医嘱,小心久拖会拖成大病。
不过说到底,人们还是最惧怕肠息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肠癌,其实,肠癌发生前,身体还会伴有4种异常!
异常1: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是肠癌的一个重要信号,平时要多加留意。
当便便变细或稀烂时,就很可能不正常了。因为正常的直肠和肛门,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直径,所以大便排出来比较粗。
相反,突然间变细或稀烂,就有可能肠道长有肿瘤,压迫到了便便。
异常2:腹痛。多数肠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部不适等表现,尤其进食后,疼痛异常加重,还可能伴有间歇性腹泻或便秘。
一般情况下,右半结肠癌疼痛常反射至脐上部;左半结肠癌疼痛常反射至脐下部。
异常3:排便改变。肠癌会导致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如腹泻、便秘,或二者互相交替;排便次数增加或减少;排便时可能腹部绞痛,便后缓解。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但如果你超过4~5次,就一定要小心了。
异常4:放屁次数增多。如果动物性蛋白质或脂肪的摄入量太多时,超出了小肠消化吸收的范围,进入大肠这个“发酵罐”中,过多的营养物质就会导致菌群失调,大量合成胺类物质,胺即致癌物。
胺,或为液体,或为挥发性气体,十分臭。所以,人们吃得太多太好,肠道负担太重,就会放臭屁。比如每天放屁超过了20次,放屁很臭,还有腹泻、便秘交替等症状,就要警惕肠癌了。
肠息肉患者,平日里做好这5点,肠道健康,癌症不来扰!
第一点:戒掉烟酒瘾
第二点:多食膳食纤维
第三点:运动增加肠蠕动
第四点:少宵夜刺激
第五点:重视肠镜检查
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隔两三年,做一次肠镜。
温馨提示:体重过于肥胖者;经常性腹泻,且连续3个月以上的人;经常吃高脂、高热量食物、生活不规律、吸烟嗜酒、熬夜、情绪不稳定的人,更要重视肠镜检查。
推荐阅读不再隐瞒!手脚麻木要吃它,用脑过度要吃它,不明头疼更要吃它!你一定认识!
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排便,也不是喝水,早知道早受益
它是天然“血管支架”!2块钱1斤,护血管降三高,常吃防病保平安!
早上常吃鸡蛋的人,这5点或“不请自来”,注意下,身体并不喜欢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点个在看,一起为健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