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
为什么会长大肠息肉呢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2.与年龄有关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低食物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
2.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
3.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
4.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如何治疗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手术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主要方法是内镜下行各种摘除法。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而分别采用:
1.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
2.高频电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发半球状小息肉。
3.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简便易行,又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4.黏膜剥离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5.“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长蒂大息肉,难以悬于肠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肠壁电凝切除法。
6.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颗以上息肉患者无法一次切除者。
饮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增加纤维素的摄取,力求大便通畅,宜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海带等。
2、减少油脂食物摄取
3、滋润清肠通便饮食
(1)宜摄取具有润肠作用的食物,如:梨,香蕉、菠菜、蜂蜜、芝麻油及其他植物油、动物油。
(2)宜选用质地偏凉的食物,如:黄瓜,苦瓜、冬瓜、西瓜、藕、笋、芹菜、莴苣、茭白、蕹菜、茄子、丝瓜、蘑菇、鸭蛋、鸭肉等,以免加重仙热而导致便血。
4.饮食少咸辣多清淡,不要吃温度过高或过低的食物,也不要吃过期变质的食物,护理好自己的肠胃,养成良好习惯,预防大肠息肉的产生。
大肠息肉的产生和人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注意饮食宜忌,保持饮食清淡,少吃那些对人体有害的食物。多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和顺。
关于我们
天府院区-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