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出腺瘤之分析
在结肠镜检患者中,约1/3有腺瘤性息肉,及时切除这一癌前病变可减少结直肠癌发病率,故定期结肠镜检能明显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腺瘤切除后继发癌变需要行结肠镜监测,但各指南监测时间和频率各异且证据力度薄弱,腺瘤切除后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研究也极罕见,腺瘤结肠镜检与结直肠癌长期发病率的关系至今未明确。
本前瞻性队列研究人群来自PLCO癌症随机临床试验,年龄55-74岁。在首次行可屈性乙状结肠镜检(FSG)后,约1.5万余例FSG阳性患者接受了结肠镜检查,进而被分成进展腺瘤、非进展腺瘤和无腺瘤组。进展腺瘤指≥1cm、高度异型增生或组织结构呈管状绒毛或绒毛状,非进展腺瘤指<1cm、无组织学进展。主要终点是距基线结肠镜检15年内的结直肠癌发生率,次要终点是结直肠癌死亡率。
最终,平均随访时间达12.9年,进展腺瘤、非进展腺瘤和无腺瘤组结直肠癌每1万人年发生率分别为20、9.1、7.5。主要终点比较:与无腺瘤组相比,进展腺瘤组更易发展成结直肠癌(率比2.7)。非进展腺瘤组则无显著差异(率比1.2)。次要终点比较:与无腺瘤组相比,进展腺瘤组结直肠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率比2.6),非进展腺瘤组仍无显著差异(率比1.2)。
因此,FSG阳性继而行结肠镜检查随访13年结论:与无腺瘤相比,进展腺瘤发生结直肠癌风险显著增加。非进展腺瘤可能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无关。(编译:医院易银)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