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粪便治病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中医典籍一般将人的粪便为原料的药称为金汤或人中黄,而现代医学则是基于肠道微生物失衡的考虑。
粪便治病?听起来有些另类,不过这是由传统医学中演变而来的、针对胃肠道菌群失衡的一种新疗法,即粪便菌群移植,最近几年日益受到重视。
众所周知,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健康成人肠道菌群由多种细菌组成,数量达万亿个。这些微生物群寄居在人的肠道内分工有序地调节着人体免疫、代谢、神经调节及提供营养、能量,甚至防御各种病原体的侵犯,形成人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临床研究证明有50多种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肠道菌群紊乱对人体的影响
最早将粪便用于治疗的是我们中国人,粪便入药从多年前的中药“黄龙汤”就开始了。东晋时期(公元~年)的葛洪,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就有世界上关于粪便移植疗法的最早记录。
在宋朝人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明朝人李中梓的《本草通玄》、清朝人叶天士的《温热论》、刘奎的《松峰说疫》等中医古籍中,均有将人的粪便加工成药物的记载。
而中国最有名医学古籍、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则记载了二十多种用人粪便治病的方子,包括人粪发酵物、新鲜人粪、干粪便、婴儿粪便等,涉及的症状包括严重腹泻、发烧、呕吐、便秘等多种消化道急危重症。
据资料记载,纳粹德国领袖希特勒的肠痉挛一直寻医未果,救治无方。年,柏林医生莫雷尔使用了年轻士兵粪便中的有益菌,即肠道菌群移植治好了希特勒的肠痉挛,自此莫雷尔成为希特勒的私人医生。后来发生的故事,可直接概括为“一坨大便”改变了世界!
粪菌移植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其中的菌群。人体内其实存在着数量庞大的细菌,可达人体细胞数量的十倍以上。这些细菌的数量、比例、多态性一旦发生改变,人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发生变化。而粪菌移植是通过将健康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对其肠道菌群进行重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专家介绍,粪菌移植可用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甚至对肥胖、脂肪肝等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也能发挥作用。此外,粪菌移植或许还能治疗心理疾病。人类的情绪与体内的化学递质息息相关,而一些化学递质则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因此,很多心理科的大夫对粪菌移植也产生兴趣。
粪菌提取有一整套程序,经过细菌悬浮、固体成分过滤等复杂流程,最后从粪便样本中提取出含有所需细菌的液体。这一“精华”进入患者体内的途径有多种,有的经中消化道,在内镜下放置鼻肠管,有的经下消化道,在结肠镜下喷洒粪菌或肠镜下置管,还有医疗机构会将其制作成胶囊,让患者直接服用。专家表示:粪菌越新鲜,治疗效果越好,两个小时内提取的粪菌治疗效果最好。
因为粪菌移植,令人敬而远之的粪便开始成为医学上的“明星”,医院向社会公开招募粪便捐献者。医学上,捐血、捐精或许你听说过,捐粪便还真是一个新鲜事。
由于粪菌移植在临床应用上的广泛前景,甚至有地区建起了粪便银行。据报道,年,麻省理工学院两名学生在美国创立了全球首个粪便银行——“开放生物群”。医院提供粪便样本,用于粪菌移植研究。后来,英国、荷兰、丹麦和中国等国家也相继开设本国的粪便银行。
有些捐献者还因此获得不菲的收入,比如“开放生物群”粪便银行给捐献者每次补贴40美元。如果你符合捐献标准而且粪便充足,每个月仅靠捐献粪便即可赚到0美元以上,是不是一种轻松的赚钱门道?
随着人类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粗放的粪便菌群移植可能会被可体外培养、更精准的、更安全的肠道菌群移植所替代。
鉴于粪菌对肠道疾病的作用,量子健康推出了微生态尖端科技——菌群移植。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帮助你重建新的肠道菌群。
1、菌群移植适应症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艰难梭状杆菌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慢性便秘、自闭症、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严重菌群失调、难治性肠道过敏、肝癌、肥胖、糖尿病等。
●具有以上适应证的个人,并经过前期若干治疗,未能获得明显疗效。
●病人不具有明确的鼻肠管、胃肠镜禁忌症以及各型肠梗阻。
▲2、菌群移植优势
点击“阅读原文”,进一步了解微生态健康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