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烧气温波动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ldq

学术新闻

红肉禽肉吃得多增9种慢病风险

近日,牛津大学一项基于47万人的研究发现,常吃牛羊猪肉及家禽肉,与糖尿病、冠心病、肺炎等9种疾病高风险有关。(BMCMed.3月2日在线版)

研究中,与不吃肉者相比,每周吃肉≥3次者吸烟、饮酒、超重/肥胖更常见。吃水果、蔬菜和鱼类等食物也往往较少。研究中的肉类主要包括未加工的红肉(牛肉、羊肉、猪肉)、禽肉和加工肉类。

校正上述因素后,研究发现,不管什么类型的肉类食品,不管是加工还是未加工的肉食品,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冠心病、肺炎、消化道憩室病、结肠息肉和糖尿病的风险。

每天吃70g红肉和加工肉,患冠心病风险增加15%,患糖尿病风险增加30%,肺炎风险增加31%、憩室疾病风险增加19%、结肠息肉风险增加10%。

而每天吃30g禽肉,患胃食管反流病风险增加17%,患糖尿病风险增加14%。同样,吃更多禽肉者,患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憩室病、胆囊病的风险也增高。

然而,校正体质指数后,吃肉与多数疾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减弱,表明肥胖/超重与这些疾病也有关。

研究分析了英国Biobank数据库中的47.5万例成年人数据,平均随访8年。?

降压效果评估应考虑“降压达标占比”

近日,一项基于SPRINT研究的分析表明,降压达标占比(收缩压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也适合用来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JACC.,77:)

研究显示,对于成年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达标占比较高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且两者之间的关系独立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也与平均收缩压以及收缩压变异性无关。

多因素分析显示,中位随访3.3年间,降压达标占比越高,首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也越低。

研究者认为,降压达标占比对于评估降压效果有一定价值,可能会成为一个新指标,但仍需研究来验证。

研究纳入例成年高血压患者,随访3.3年期间,例患者首次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气温波动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每增1℃,心血管病风险增6%

近日,中医院王增武等进行的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最新分析显示,长期的气温变化,会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EnvironmentalPollution.3月1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长期气温变化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在考虑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以及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教育程度、年平均气温等因素后,这种相关性更为显著。

研究发现,气温变化每增加1℃,就增加6%的心血管病风险。

与最低三分位水平气温变化相比,中三分位水平和最高三分位水平的气温变化分别增加34%和72%的心血管病风险。

就冠心病而言,中三分位水平和最高三分位水平的气温变化分别增加80%和%的风险。每增加1℃的气温变化,增加7%的冠心病风险。

气候变化对卒中的影响也是如此,每增加1℃的气温变化,就会增加1.1倍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气温变化对城市人群和血脂异常人群的影响更为明显。

此外,气温变化还会加速心血管病的发生。与气温变化9.33℃相比,气温变化≥9.33℃会促使35~65岁人群心血管病早发生2.11年。

研究于-年纳入例参与者,平均56岁。中位随访4.65年,共发生例心血管事件。气温变化定义为研究期间每日温度标准差,并将其分为三分位数(8.78℃,8.78℃~10.07℃,≥10.07℃)。?

热点新闻

国家卫健委: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关于60岁以上人群接种,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接种新冠疫苗。

同时,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我们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一针式”“两针式”疫苗均安全有效

近日,有市民询问,媒体上报道的“一针式”新冠疫苗为何在武汉没有见到?“一针式”“两针式”新冠疫苗哪个的安全性、有效性更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了解。

  “一针式”疫苗何时能打   市民所说的“一针式”新冠疫苗,实际上是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医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是国内首款获批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今年2月25日,该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附条件上市。   记者了解到,该疫苗目前还未在国内市场大规模投放,所以武汉地区目前还接种不到该疫苗。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董事长宇学峰上月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透露,产能提升后,相信这款新冠疫苗会在国内市场大量投放,希望未来几个月可以在全国各省市得到使用。   我国已上市的疫苗有哪几款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款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分别是国药集团北京生物疫苗、国药集团武汉生物疫苗、北京科兴中维研发的疫苗、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与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疫苗。前三款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后一款属于腺病毒载体疫苗。   目前,武汉地区正在接种的新冠疫苗以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为主,此前也有部分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与腺病毒载体疫苗有啥区别   3月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王军志介绍,灭活疫苗实际上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理化的方法灭活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最接近,通常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采用的免疫程序是两针免疫。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我国采取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导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的活载体疫苗。该疫苗能够诱导中和抗体产生,能够增强细胞免疫,采用的免疫程序是一针免疫,对于一些特殊的应急人群确实很方便。   几款疫苗该如何选择   哪款疫苗最好?打一针还是打两针好?3月2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等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目前国内上市的4款疫苗都是经过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是安全、有效的。由于各省市采购的上市疫苗品种可能不同,所以每个人需按照所在省市的统一安排尽快接种疫苗。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21日下午5时,我市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为万人。   60岁以上人群何时可以接种   在3月21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贺青华介绍,我国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同时,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王志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王志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个人简历:   王志发,男,汉族,年9月出生,陕西省榆林市人,研究生学历,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2月参加工作。   年2月至年10月,伊克昭盟鄂托克前旗城川中学教师;   年10月至年8月,伊克昭盟卫生学校学生;   年8月至年9月,医院医士;   年9月至年7月,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学生;   年7月至年9月,医院办公室副主任;   年9月至年10月,医院办公室主任;   年10月至年5月,医院副院长;   年5月至年11月,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年11月,退休。

(来源:北京日报、长江日报、内蒙古新闻网等)

end

排版:昕亚

编辑:贾薇薇昕亚

审核:许奉彦

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