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普外三科接诊一名特殊患者为72岁男性。患者自诉: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20余年,左侧腹股沟疝手术后复发10余年,大便性状改变伴血便2年,新近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息肉、直肠肿瘤。
经查体:
患者左侧腹股沟有可复性软质包块,左侧睾丸鞘膜积液;
直肠有硬质肿物,伴淡血性液附着;
双下肢静脉迂曲扩张,表面皮肤色素沉着;
肠镜(医院诊察):整个结肠有29枚广基息肉;直肠局部坏死、糜烂;诊断意见为结肠黑病变;结肠多发息肉;直肠癌。
结肠镜病理结果,考虑癌变;
肺CT:支气管炎、肺气肿、主动脉及冠脉钙化;
心脏彩超:左房增大,主动脉瓣钙化,肺动脉高压;
就是这样一位罕见的老年患者,既有陈旧性顽疾,又有新发病症。
初步诊断为:
1直肠癌2结肠多发息肉3结肠黑变病4左侧腹沟股复发疝5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6慢性阻塞性肺病——其中当务之急是直肠、结肠手术,因为病理分析已呈恶性,且入院后一直持续便血,如延误治疗导致扩散,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同时还需要进行疝修补和切除左睾丸鞘膜。
病种之多,病情之复杂,救治之急迫——医院实力的考验,对医生诊疗水平的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科室决定邀请麻醉科、肿瘤科、心内科、呼吸科、病理科共同对此患者病情进行MDT多学科协作模式讨论,确立治疗方案。最后决定由普外科韩力主任、闫鹏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对此患者实施紧急救治,同时呼吸科、心内科、麻醉科全程保驾:
最终在全麻下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除术(Miles)+全结肠切除+左侧复发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左侧睾丸
1+1+1+1+1=4!四项手术同台完成!
金州一院多学科联动,完成了一次高难度的完美救治!
本月16日,金州一院张国春副院长再次主持召开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以此病例为契机,认真研讨。医务部、普外、内分泌、肿瘤、影像、病理、麻醉、呼吸、普外一、消化等相关科室负责人,肿瘤多学科协作(MDT)专业委员会成员及青年骨干医师约30人参会。
普外三科主治医师阎鹏首先对会诊病例的治疗经过及经验进行了分享,提出了需要专家解决的患者身体康复及术后防御等问题,各科室专家纷纷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针对患者疾病特点提出了个体化的最优治疗方案。
金州一院肿瘤MDT多学科联合会诊的启动,建立了科学、严格、便捷的院内协作会诊机制,充分利用本院医疗资源,发挥多学科专业互补优势,大大提升了恶性肿瘤疑难危重患者的诊疗服务能力。
普外科主任韩力为大家讲解了MDT的概念及临床意义,通过MDT模式为患者的疾病做出精准治疗,使许多年轻医师获益匪浅。张国春副院长对MDT这种诊疗模式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开展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医院的团体协作及规范化诊疗水平,也能促动青年骨干医师的学习热情。
MDT是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的简称,是国际医疗领域一种领先的诊疗模式,由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尤其适用于肿瘤等疾病的诊疗。
MDT模式使多个专业的医学专家通过具体病例进行会诊和讨论,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和了解,既能保障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又有利于临床研究和基础科研的开展;特别是年轻医生通过参加MDT讨论,能够加快知识更新,取长补短,使自己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做到面对患者时有据可依,治疗有把握;医院整体治疗水平,肿瘤患者生存率同时得到提升,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为了使MDT理念在国内更广泛的推广,年5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MDT)专业委员会成立。目前,多学科综合治疗(MDT)专业委员会已组织了各地区MDT活动,医院MDT协作精神和肿瘤诊疗水平,使众多患者从中受益。相信随着MDT诊疗活动的持续落地,将有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