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异常小心肠息肉,杜绝癌变有绝招

作者:任莹坤,医院副主任医师

结肠息肉是什么?症状有哪些?

结肠息肉泛指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通俗来讲,就是肠黏膜表面长了一个“突起的肉疙瘩”。这个肉疙瘩小至芝麻、绿豆、甚至大至核桃,而数量可从1个至数百上千个不等。结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很少引起不适,仅少数患者会有腹部不适、腹泻、便秘、大便带血或粘液等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肠息肉会慢慢长大、变化,并有可能逐渐恶变成结肠癌,从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怎么发现肠息肉?怎么“杜绝”癌变?

结肠息肉早期症状不明显,那么怎么发现呢?它的检出在于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而结肠镜检查不仅能发现息肉,而且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所以能从根本上杜绝息肉癌变。我们建议40岁以上就应该做第一次肠镜检查;所有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或每3-5年肠镜检查。

肠息肉不切除,一定会演变成癌吗?

按照来源,结肠息肉可分为腺瘤性、增生性、错构瘤性、炎性息肉等种类。这当中只有腺瘤性的息肉会发生恶变。遗憾的是,结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了大多数。研究显示,直径大于2cm、不带蒂、多发性、扁平或者呈分叶状的息肉,演变为癌可能性较大。其中,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因此,医生十分强调高危人群进行结肠息肉的定期筛查!

结肠息肉高危人群有哪些?

①有结肠息肉家族史;②中老年人:年龄50岁人群;③男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⑤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摄入、高红肉摄入比例、低纤维饮食;⑥精神压力过大;⑦肥胖人群。

危险因素全中!会得癌吗?

结肠息肉会演变为结肠癌这个医学事实听起来固然让人感到担忧。但是,癌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只要在息肉癌变前及时处理掉,就相当于拆掉了这颗“定时炸弹”。幸运的是,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办法去发现它、切除它,从而有效的预防结肠癌。

结肠息肉如何预防?

结肠息肉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病变,主要与现代人“二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和越来越少的运动量有关。为预防结肠息肉,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②饮食结构均衡合理,少吃肥肉、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还要戒烟限酒,这样既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有害废物对肠道的损伤;③坚持参加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癌能力;④保持乐观的心态。此外,有报道称,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阿司匹林和补钙也有利于预防结肠息肉。

本文编辑:秦一嫣、woodyemily

投稿与合作请联系:hudi

helianhealth.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yzjcr/9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