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你注意过它吗

两个月前,42岁的李先生开始感觉胃肠不舒服,开始他还认为是饮食不规律造成的,但调整后症状还不见好转,不但胃有时隐隐作疼,还开始拉肚子,有时一天就要跑4、5次厕所,这让他痛苦不已。在家人的建议下,医院做了便常规检查,发现有潜血,白细胞和红细胞也不正常。随后进行了胃镜和肠镜检查,在他直肠12公分处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息肉。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医生告诉他“病根”就在这小小息肉上,并建议他最好及时处理,否则这个小小的息肉可能发生癌变。

发现息肉及时根除

医院专家介绍,胃肠道息肉本身并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出血等症状,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是胃肠息肉绝不能轻视,专家表示,胃肠息肉是一种公认的癌前期病变,许多胃肠道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

专家表示,不论何部位、何种类型的息肉,无论息肉的大小,都要设法根除,以绝后患,这是世界各国专家的共识。虽然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但已有充分的资料证明,根除息肉乃是有效的防癌方法之一。目前,息肉的根除方法很多,如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激光等,也可以手术治疗。检查发现息肉后如何选择切除方案,应征求医生的意见,因人而异。

同时,专家提醒,切除息肉的患者应主动向医生提出做病理检查,首次镜检时发现息肉应送活检,根治术后如能留取全息肉标本更应送检,不可嫌麻烦、图省事。因为只有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才能最终“拍板”确定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另外,恶性病变往往藏在息肉深处,容易漏诊,所以病理检查非常重要。

定期复查不可少

复发是息肉的特征,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去除息肉,都有复发的可能,不论良恶性都是如此。因此,胃肠专家建议患者在切除后及时复查。病理诊断属良性者,应半年复查一次胃(肠)镜,如无问题,2-5年再复查一次。恶性者,应于根治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一次,如无复发,5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介于良恶之间者,按恶性对待。

专家表示,有的人群属于胃肠息肉的高发人群,应该提前做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人群包括:

1

某些胃肠道息肉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家族性胃肠道息肉病、黑斑——胃肠道息肉综合征等,如果亲人中(如父母、子女、叔伯、兄弟姊妹等)患有遗传性倾向的息肉时,医院检查.

2

年龄超过40岁、曾发现过胃肠息肉、患有慢性胃肠炎且反复发作的人,也需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胃肠专家提醒,由于胃肠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慢性炎症、便秘、机械性刺激、爱吃肉等有关,因此,应注意饮食清淡(尤其是高危人群),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海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少吃辛辣食物,少饮酒,均有助于预防胃肠息肉的发生。

专家提示:

40岁以上人群是胃肠病胃肠癌的高发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胃肠健康检查。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舌苔异常”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点击“阅读全文”有任何胃肠疑问,都可以给小编留言。

赞赏

长按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z/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