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真人西游记》下卷(十二)
师既归天长,远方道人继来求法名者日益众,尝以四颂示之。其一云:世情无断灭,法界有消磨,
好恶萦心曲,漂沦奈尔何!
其二云:有物先天贵,无名不自生。
人心常隐伏,法界任纵横。
其三云:徇物双眸眩,劳生四大穷。
世间浑是假,心上不知空。
其四云:昨日念无纵,今朝事亦同。
不如齐放下,度日且空空。
每斋毕,出游故苑琼华之上,从者六七人,宴坐松阴,或自赋诗,相次属和。间因茶罢,令从者歌游仙曲数阕,夕阳在山,澹然忘归。由是,行省及宣差札八相公北宫园池并其近地数十顷为献,且请为道院。师辞不受,请至于再,始受之。既而又为颁文榜以禁樵采者,遂安置道侣,日益修葺。后具表以闻,上可其奏。自尔佳时胜日,师未尝不往来乎其间。寒食日作诗二首。其一云:十顷方池闲御园,森森松柏罩清烟。
亭台万事都归梦,花柳三春却属仙。
岛外更无清绝地,人间惟有广寒天。
深知造物安排定,乞与官民种祸田。
其二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岛外茫茫春水阔,松间猎猎暖风回。游人共叹斜阳逼,达士犹缓短景催。安得大丹冥换骨?化身飞上郁罗台。年,自从师父回到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之后,远方来求法名的道人们相继到来,人数日益增多,师父曾把四首颂辞出示给他们。
其中的第一首言:世情无断灭,法界有消磨。
好恶萦心曲,漂沦奈尔何。
第二首写道:有物先天贵,无名不自生。
人心常隐伏,法界任纵横。
第三首是:徇物双眸眩,劳生四大穷。
世间浑是假,心上不知空。
第四首说:昨日念无踪,今朝事亦同。
不如齐放下,度日且空空。
▲北京白云观(图来源网络)每次做完斋醮科仪,师父都要去琼华岛(在今北京北海公园)游赏,随行的有六七人,静静地坐在松荫下,各自赋诗,互相依次联句唱和。师父有时在饮茶的间隙,让随从的人唱《游仙曲》数阙。夕阳落山,大家安闲愉悦,乐而忘返。
燕京行省长官石抹咸得卜和宣差札八相公见师父有这样的爱好,就把北宫(今北京什刹海附近)的田园、池塘连同附近的几十顷土地一起献给师父,还请师父修建道院。师父不愿接受,但他们又来请求,才终于接受了。
接着行省又为此颁布榜文,说禁止在这些地方采伐树木。于是师父在那里安置道众,逐渐修葺房舍,然后写好文表报告成吉思汗。大汗同意了师父的上奏,从这以后一到良辰吉日,师父总会去这些地方转转。
年寒食节这天,师父作了两首春游诗。
第一首写道:
十顷方池闲御园,森森松柏罩清烟。
亭台万事都归梦,花柳三春却属仙。
岛外更无清绝地,人间惟有广寒天。
深知造物安排定,乞与官民种祸田。
第二首说: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
岛外茫茫春水阔,松间猎猎暖风回。
游人共叹斜阳逼,达士犹嗟短景催。
安得大丹冥换骨,化身飞上郁罗台。
▼往期回顾,更多精彩推荐▼往期回顾:
皈依道教的功德和利益是什么?
为什么要修道?
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仙为什么要监察人间的善恶功过?
道教问答
什么是道教的超度?
超度婴灵有何益处?
堕胎如杀人,当生忏悔心:《太上三生解冤妙经》
今生你一定要还的
修道为什么要追求“柔弱”?
什么是“恶业、恶报”?太上老君十四字养生诀释义
道教九行与十善
《道德经》、《易经》、和《中庸》的精髓
什么是道教医学?
道家养生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斋戒吃素
道教的斗姆元君与星斗崇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