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肠癌祸根在息肉,所以到底应该怎么

远健健康管理

是一家技术和研发能力领先,从事健康管理的专业服务机构,立志为健康中国做出1%的贡献;创新提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六大基石”理论体系,针对重大疾病第一风险因素和预防进行管理,减低慢病发生危险,延缓慢病进展进程。

95%的肠癌都是息肉惹的祸,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漫长过程,研究发现,近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经历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的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这就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极有利的机会,如果能够在息肉腺瘤阶段就斩草除根,就能有效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国外曾有过一项研究,对比切除肠息肉和未切除肠息肉的两类人群,结果发现切除肠息肉的人群患大肠癌的几率降低了4倍左右。当然,肠息肉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癌变,也不必过于恐慌。大约有30%的中老年人都会存在肠息肉。一般来说,直径较大的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要根据医生的检查结果而定。

图1结肠息肉约30年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

早查早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如果能早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效果非常好,5年生存率是90%。等到了晚期,癌细胞会离开结肠、直肠和小肠的薄壁组织,直接进入血流,可在人体内迅速扩散。治疗方式通常涉及手术介入和化疗,但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大。即便在美国,晚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也低于20%。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刻不容缓!

40岁以后要及时切除息肉

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做肠镜、肛门镜检查,可以早发现息肉、早切除,避免癌变。肠镜不仅可以检查出早期肠癌,还可分辨肠息肉的性质、大小,医生可以据此直接对高危肠息肉进行同步无痛切除,患者仅需休息1小时左右即可自行离开,大大降低患者癌变的几率。而发现早期肠癌后,其治愈率可达90%左右。所以,建议40以上人群有必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做好肠癌的三级预防

通过筛查、普查,对高危人群做肠镜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结直肠腺瘤或癌前病变,这是肠癌三级预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大肠癌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旨在改变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重在筛查、普查、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的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即临床治疗),注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三级预防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生存率的提高,35%归因于一级预防,53%归因于筛查,12%归因于治疗的改善。因此我们应积极鼓励高危人群参加筛查普查,使之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遗传因素很重要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中起重要作用。在结直肠癌患者家族成员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4倍,结直肠癌家族史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约有1/3的结直肠癌与遗传有关,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

结肠镜是最好的筛查方法

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肠癌及息肉最有效的方法,以下高危人群需要结肠镜筛查:

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50岁者;

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

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

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的随访;

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随访复查;

⑥有盆腔放射性治疗和胆囊切除史者。

⑦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早期肠癌90%以上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及早做个肠镜检查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自“远健”学术部荟萃文献摘要。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那里最好
白癜风外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z/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