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结直肠癌症,十七个问题给你答案

1

问:医生,得了大肠癌,自己容易察觉吗?

答:不容易察觉,好多病人都是有明显症状出现,如腹痛、腹胀、便血、贫血、消瘦、医院检查后,才会发现出现问题,医院检查后都是中晚期了。

2

问: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何种症状可考虑患直肠癌?

答:第一、最常见的为大便便血,一般来说是暗红色的的血便,有的时候在表面,有些会参杂在里面;第二、大便的形状改变;第三、大便的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第四、明显的腹痛、腹胀的情况反复出现;第五、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

3

问:便隐血检查阳性就是不是就是大肠癌?

答:不是的,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一般来说出现阳性,需复测一次,如还是阳性,建议行肠镜检查

4

问:大肠癌晚期有哪些表现?

答:第一、其多数病人共有的表现为消瘦、乏力等症状;第二、左半结肠癌的患者易表现出现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的表现;第三、右半结肠癌以贫血来就诊,有时会触及腹部包块。

5

问:医生,除了肠镜外,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检查能确诊肠癌?

答:肠镜是诊断结肠癌的精确标准,其他的检查不容易早期发现结肠癌,很多都是等结肠癌出现明显的肿块后在CT影像检查下才能发现。全身PET-CT虽然可以发现结直肠的良性病变或者恶行肿瘤,但其具有一定的辐射且价格昂贵,不做推荐。

6

问:医生,我爸爸4年前出现大便有血,一个月前大便有脓血和肛门疼,前几天去做指检发现有溃疡型隆起,年8月份做过指检和肠镜没发现有异常,请问他现在这种情况是不是肠癌?

答:有这个可能性。当然不能排除其他炎症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因此需结合结肠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建议早期检查。

7

问:请问乙状结肠上有一个息肉,不会癌变?

答:第一、会有癌变的可能,主要腺瘤的大小性质有关,如有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第二、有些是进展期的腺瘤:息肉或病变直径大于等于10nm;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样结构超过25%;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癌变者,建议尽早内镜切除。

8

问:医生,我家亲戚前两天做了肠镜,检查后说是直肠中分化腺癌,期间间断便血有3个多月了,因为肿块位置较低,是不是可以保肛?

答:第一、保肛的话,与肿瘤的位置是密切相关的,目前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一些如距离肛门3-4公分的肿瘤,也有保肛的希望;第二、与患者的身体状况,性别,肥胖都有关系;第三、保肛的前提,一定要符合肿瘤学的原则,术前新辅助的治疗,可以达到降期,提高保肛的机会,同时降低肿瘤的复发。所以保肛要规范。

9

问:升结肠息肉活检为绒毛管状腺瘤,请问这个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答:是良性的,但是容易恶变。建议尽早内镜切除。

10

问:医生,我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降结肠近脾区多发性肠息肉,数目10多个,其余部位未发现息肉。医生让住院行镜下肠息肉切除术。请问这种切除后会复发吗?

答:不会复发,但是可能会在其他肠段再次生长,所以内镜切除后,需定期的复查。

11

问:大肠癌患者手术后宜多吃什么食物?

答:第一、饮食要均衡,不需要特别吃具体的食物,但是建议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第二、减少“红肉”的摄取

12

问:大肠癌发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吗?

答:有一部分患者与遗传是有关系的,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等。

13

问:请问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降低大肠癌的患病风险吗?

答:可以的。

14

问:大肠癌和痔疮都会便血,有什么区别吗?

答:大肠癌容易误诊为痔疮,有的患者既有痔疮又有结直肠癌更容易误诊,但痔疮的出血一般为鲜血,容易出现肛门滴血现象,擦拭纸上会有血迹;大肠癌出血一般偏暗,会混于大便中,医院就诊,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排除。

15

问:医生,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怎么办?

答:局部复发,有再手术的机会,必须要完善一些影像学检查,如排除多发的远处的转移,肿瘤没有侵害其他脏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手术;如侵害了其他脏器,可以化疗、放疗后等肿块缩小后再手术,减少术后再次复发的机会。如没有手术机会,进行放化疗。

16

问: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怎么办?

答:第一、好多种化疗药物都存在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建议化疗中、化疗后使用一些止吐的药物;第二、建议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呕吐剧烈,进食明显减少,可补一些液体。

17

问:请问,无任何不适,也不便秘,还有必要做肠镜吗?

答:第一、直系亲属有大肠癌病史或者家族有遗传性病史,即使没有症状,建议及时行肠镜检查。第二、如自我保健意识强,也可个体化的内镜筛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huz.com/jcrzz/9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